【新华社】牢记血与火的历史启示——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

来源: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9-18

  新华社评论员

  时间可以抚平创伤,却无法抹去记忆。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入侵我国东北。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拉开了长达14年的抗战序幕。“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中华民族开始了走出苦难的艰难跋涉,开启了逆转命运的历史征程。

  国破家亡的历史记载着屈辱,气壮山河的抗争见证着伟大。“九一八”事变点燃了日本法西斯侵略亚洲的战火,中国人民最早投入到反抗侵略、争取自由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以3500多万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的惨重代价,取得中国近现代史上抵御外敌侵略的首次完胜,为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作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唤醒的民族意识、展现的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起势不可挡的伟大力量。

  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今天,奋进在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与和平发展,更加坚定地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不断从历史中获得深刻启迪,才能牢牢把握发展走向,开创美好未来。

  苦难中蕴藏历史的警示。“九一八”事变的耻辱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明治维新之后,率先在亚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国力大幅增长。面对强敌入侵,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人员伤亡。惨重的损失深刻表明,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让百姓安居乐业就无从谈起。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历史命题励精图治、接续奋斗,是当代中国人必须肩负的重大使命。

  救亡中迸发不屈的精神。“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一曲《抗敌歌》,抒发中华儿女的悲愤之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四万万众,坚决抵抗”,书写了现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正是在绝境中奋起的抗战精神撑起民族的脊梁,为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转折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抗争中形成历史的选择。在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旗帜鲜明的全民族抗战立场和正确的抗战主张,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历史地成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赢得最后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坚如磐石才能砥柱中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自信和坚定的步伐迈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义与和平的力量不可阻挡。日本法西斯的覆灭充分证明侵略必败的铁律。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的和平秩序,是国际共识,也是时代潮流。谁破坏这一共识,违背这一潮流,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绝不会答应。

  世界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走自己的路,拥有无比广阔的前景。勿忘“九一八”的警钟响起,83年前的黑暗一页早已翻过,中华民族站在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崭新历史起点。当昨天的深重苦难化作前行的深沉动力,我们必将用今天的不懈奋斗成就明天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