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育人专栏】孙永平:潜心学术,兴趣、情怀与定力缺一不可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19-03-04


记者 谢婷婷 谢芳 姚丽


  从计算机转入经济学,是孙永平在学习生涯中的自主转变;从资源收益管理到碳排放权交易,是孙永平在学术生涯中的“被动转身”。


  两次选择,塑造了孙永平的学术之路,也彰显着他的学术态度:遵循兴趣的指引,饱含热爱的情怀,坚守初心的定力。


  在学术兴趣、学术情怀与学术定力的加持下,从教13年,孙永平在《经济研究》、Applied Energy、Energy Policy、Resources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出版5本学术著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软科学、英国全球繁荣战略基金(SPF)等11个科研项目;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9项教学科研奖励。


  2015年,孙永平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人员,同时还拥有“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专家库成员、澳大利亚中国经济研究学会理事等多重身份。


  在孙永平看来,深夜加班赶论文、准备课件、审核稿件是工作常态,忙碌却让他有“舒服的感觉”,这就是工作可以给予人最为正向的反馈。“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这样的人生状态,在充满动力和成就感的氛围下,努力创造价值。”


“经世济民”的兴趣萌芽,开启科研道路


  本科阶段,孙永平所学专业为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当时,阅读兴趣广泛的他常常利用周末时间,阅读其他专业的书籍。


  当他看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的书籍时,经济学优美的逻辑深深吸引住他,“它不像其他专业有点形而上学,经济学很‘接地气’!”于是,计算机专业的孙永平决定跨专业报考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当时在全国只有两所大学的西方经济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为其中之一,竞争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本科学校偏向理科,未开设经济学专业,孙永平连旁听都没有条件。跨区、跨校、跨专业,周围没有老师同学可以指导和请教,孙永平开始了一年多的自学生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孙永平三跨考研,一次成功,最终被武汉大学录取。


  2005年硕士毕业后,孙永平应聘成为我校经贸学院教师,2007年开始攻读武大西方经济学博士学位。


  当时经院刚刚搬到新校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老师们每天坐着学校班车往返于司门口和学校之间。“那时候经院十几辆大巴在藏龙岛一起发车开往市区,都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了。”每周12节以上的教学任务,孙永平每天必须到校,而往返的路途又得花费3小时以上时间。校内教师们没有独立办公室,午休时一群老师挤在小办公室里,大家趴在桌上歇一会儿,或者索性一整天都在上课、备课。


  忙碌的教学生活和漫长的上班路途,挤占了他白天的所有时间。但是,学术研究才是年轻教师的硬通货,一定不能落下,孙永平只好每天晚上回到家后,挑灯夜战。“那时候,想在3年内顺利博士毕业有一定难度,每天12点以后睡觉是非常正常的事。”期间,孙永平获得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最佳经济学论文三等奖,参与国家重点课题研究。2010年,孙永平顺利毕业,彼时,他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各级课题5个。


  孙永平此时研究的领域为资源收益管理,他深深地意识到,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非常紧急,但是气候变化就像“温水煮青蛙”,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人类对其危害程度往往认识不足,“可是当灾难真正到来,人类可能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一些人经常说我们要去拯救地球,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个逻辑!地球40多亿年好好的,我们需要拯救的是人类自己。”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传染病肆虐和粮食危机,使其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11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启动碳市场建设,选中七个试点,湖北是其中一个。2012年10月,按照“湖北省2011计划”中提出的“面向湖北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宗旨,我校申报了“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12月,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发文正式批准,协同创新中心进入培育阶段,成为省内各高校唯一专门从事碳排放权交易的省级研究机构。


  当时校内从事低碳经济研究的学者很少,学院领导推荐孙永平从事低碳经济研究时,孙永平有些迟疑。


  “资源收益管理和低碳经济还是有差别的,对于学者而言,转变研究方向就代表放弃了之前构建的学术资源,包括积累的学术资料和人脉关系,相当于从头开始。”这就意味着可能未来3到5年都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但转念一想,时代任务摆在眼前,未尝不是一次机会,迟疑之后,孙永平选择调入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研究。


全新挑战,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组织架构


  学者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困难往往超出常人想象。对于名气低、高水平学者少的本科院校,要进军一个全新的领域,更是难上加难。“没有一定的学术情怀,很难去做好这份工作。”


  起初,在参加湖北省的各项调研、座谈与研讨会时,其他高校派出的都是重量级学者,而经院只有几位年轻的教师,还是在这个领域中的“新人”。但因为湖北省政策导向、学校大力支持,孙永平力图以自己的人品和学识去赢得相应的地位。


  协同创新中心搭建了“五个一+治理”的运行组织架构,即一网、一报、一会、一刊、一院与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中心主任委员会三级治理结构。深度参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体系设计,系列成果被湖北省政协、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湖北省统计局等单位采用,对湖北省碳市场建设起到重要的立体式支撑作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和《湖北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中心成果。


  此外,中心举办湖北省应对气候统计业务培训班,为湖北碳市场建设和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省教育厅公布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验收评估结果,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被评为“优秀”等级,顺利通过验收评估。


  在此过程中,孙永平作为主编出版了《蓝皮书: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报告2017》,作为副主编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连续3年出版《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在武汉大学读博期间,孙永平就开始在经济类权威期刊《经济评论》担任兼职编辑,一直到2017年方才正式结束。为了提高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声誉,孙永平提议创办《环境经济研究》。


  2016年2月,《环境经济研究》正式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成为国内唯一一本以发表环境经济学学术论文为主的学术刊物。提起创刊号,作为常务副主编的孙永平有感而发,“优质稿件永远是期刊的第一生命力,为了约到高质量稿件,我们算是费尽心思。”


  创刊号就是为《环境经济研究》立标准,如果起点不高给学术界落下“水刊”的影响,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修正。但是,《环境经济研究》作为新办期刊没有进入任何的评价体系,作者投稿基本上算是“友情支持”。为此,孙永平平常就注重和潜在学者的学术联系。他在交流会“勤跑腿、多聊天”,先和他们做朋友然后约稿,一个一个联系,一个一个约稿。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2016年8月《环境经济研究》创刊号正式出版,获得了学界的一致好评,为期刊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环境经济研究》采取开放的办刊模式,邀请全球著名的华人环境经济学家加入编委会,聘请来自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的知名学者担任主编和副主编。


  经过2年多的努力,《2017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中参与经济学学科转载指数排名的期刊有656种,《环境经济研究》的全文转载率在经济学学科中排名第50位,其中,在理论经济学中排名第22位,跻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行前列。


坚持学术定力,学者成果多样化


  从资源收益转向碳排放权交易的前三年时间,孙永平一心扑在中心建设上,而作为新领域的研究者,对于观点、资料与研究的沉淀,则需要时间的累积。2013年刚来到协同创新中心的孙永平在前3年中没有任何成果产出,可见转型成本之高。


  在他的身边,不乏做课题后不出成果就放弃的人,更不缺每天盯着手机屏幕炒股经商的人,但孙永平从不关心,“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内心只想着把我的观点通过学术作品传达给大家。”


  在工作中出成果,孙永平的“表达欲”并没有因为研究方向的改变而消失,反而开始结合以往的研究内容与如今的碳排放开始了全新的交叉研究。


  “不转型就会被淘汰,作为学者也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刚过40岁的孙永平,正在谋划学术研究上的国际化转型, 2018年以来,孙永平在国际上已经发了6篇文章,其中有4篇是中科院一区论文。


  “每个人都非常努力,我们只是选对了方向,我相信很多人比我更努力。”孙永平提起荣誉与成果,十分淡然。他更愿意把这种厚积薄发视为“学术定力”,在他看来,坚定细分领域的研究,需要学者秉持执着追求的心态,给自己贴好研究标签。“我在资源经济学那么大领域里面,我只研究资源收益管理,我在低碳经济领域只做碳排放权交易,这是我的标签的。标签不能太杂,太杂就没有深度。”


  孙永平坚持顶天立地的治学理念,作为中国碳市场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专家委员会委员,孙永平在我国试点碳市场顶层设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撰写的《湖北省分行业碳控排系数编制方案》连续多年被湖北省发改委采用。作为主要参与人撰写的《关于支持湖北武汉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的提案》被湖北省政协列为当年湖北省代表团的全国两会重点提案,被全国政协立案,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环保部会办。2017年,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


  在科研之外,他尤其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者的贡献是多元化的,培养好学生同样是关键一环。”孙永平很重视对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他认为这是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为此他成立了“读书分享小组”,每周四下午进行“读书分享会”,和学生一起研读最新的经济学著作,并要求学生通过PPT形式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习热情、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孙永平现在还担任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15级的班主任,他常常利用晚点名时间和学生交流,讲述一些他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规划。在他看来,大学生的迁移能力恰恰取决于非常少的几门主干课程,因此大学的学习应该是分主次的。


  “就像练武功,经济学这个专业本科学的是基本套路,很难形成自身的分析逻辑,想要使用好经济学这个工具,还得继续深造,苦练内功。”孙永平鼓励学生,继续读研、读博,在自己的学习领域创造出新的可能。


  作为邹欣的研究生导师,在细分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孙永平给予了邹欣非常丰富的指导建议。在确定企业气候变化财务风险的方向后,孙永平还为她推荐相关书籍文献,让她可以更快地找准学习方向。“孙老师日常指导学术研究过程中非常有耐心,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培养方案,每次与老师交流都收获良多。”邹欣2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Natural Hazards等期刊发表论文2篇。


  今年大四的刘南缨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生,孙永平温和的处事方式、贴心的指导都让她印象深刻。“孙老师还曾经自费请全班同学看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因为他觉得这部片子引人深思,具有教育意义。孙老师看完电影后,还和我们一起讨论观后感,引导我们合理地去认知理想、亲情和成功的关系。”在刘南樱和同学们眼中,孙永平是亦师亦友般地存在。


  虽然历经学术方向的两次转变,但依靠学术兴趣的指引,在研究领域的深耕细作是孙永平的学术定力所在;在教学与行政工作中的矢志不渝,倾力付出,是他坚守学术情怀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