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湖北经济学院于2016年9月开设思政选修课《当代中国》,致力于破解传统思政课“抬头率不高,入心和入脑难”难题。五个学期以来,《当代中国》选修课受到学生“疯抢”,被“00后”学生称为炫酷的“流量课堂”。
打造一门“自带流量”的思政课有哪些秘诀?如何把理论讲鲜活、说透彻?
湖北经济学院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思政课“套餐”形式,《当代中国》选择“中央厨房”的“配餐”方式,课程工作团队捕捉国家热点和学生的关注点,确定授课主题,随后,团队分解教学任务,集体备课、课前彩排,授课后根据学生反馈适度调整内容。五个学期以来,十几个教师团队承担了《当代中国》专题讲述,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大国重器与制造强国战略”“中国为什么能?”等十几个可切换的模块化主题。
两年多来,50多次课堂教学有40多位教师登上讲台,每次专题教学都有3个以上教师联合授课。这些教师有湖北各高校的名师,有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也有校领导,授课人专业背景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和工学等不同学科。
移动互联网在这门课被广泛运用,开创了一种新的微学习“生态系统”。课程有公众号分享课程信息和学习文章,每学期教学班都有微信群,课堂有微弹幕互动。
湖北经济学院负责人认为,思政课要常讲常新,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教学形式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和认知特点;要精心组织,高质量的课堂是有效组织和设计出来的,只有学生真心喜爱,才能终身受益;要互通互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打破领地意识,实现各领域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的互通互融,形成合力。
今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推进高校“五个思政”(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改革创新,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亮点频现。此前,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走红校园成“爆款”;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联合推出《认识武汉》系列公选课,反响热烈,受到各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