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宣传部   纠错热线:(027)81973969   

【经院时评】这篇文章要永远读下去

发布时间:2024-06-11 11:34       浏览次数:10

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发布:陶慧

本网评论员 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时间穿越到另外一个伟大节点: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与中国共产党“不当李自成”的政治自觉紧密相关、卓有渊源的是郭沫若史学名篇《甲申三百年祭》。


  1944年是明朝灭亡后的第五个“甲申”年,3月19日至22日,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在《新华日报》连载4日。文章叙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进入北京以后,一些首领因为胜利而骄傲起来,贪图享受、生活腐化,建立的大顺政权仅仅存在短短的43天便灰飞烟灭,总结了历史教训,重申得民心者得天下、贪贿必然亡国的道理。


  该文随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延安《解放日报》亦予以转载,并在各解放区发行单行本,以供广大读者研读。同年4月,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报告中特别提及:“近日我们印刷发行了郭沫若关于李自成的文章,旨在提醒同志们引以为戒,切勿在胜利面前滋生骄傲情绪。”同年11月2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致信郭沫若,再次高度评价道:“你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我们视其为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小胜即骄,大胜更骄,屡次因此受挫,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1949年3月,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毛泽东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巩固新政权的问题。当月下旬,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再次提及那位“能征善战却难以守成”的李自成,对同行的周恩来等同志感慨道:“今日我们进京,犹如赴一场‘大考’,期望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并坚定地表态:‘我们绝不重蹈李自成之覆辙!’”途中,他又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时间为证,在“不当李自成”的这场考试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交出了一份为人称道的答卷。


  李自成的历史悲剧及其留下的深刻教训,我们应铭记在心,这对于我们防止骄傲自满、杜绝腐败现象,保持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始终具有宝贵的借鉴和警示作用。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并深入研究李自成问题,并倡导我们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永远读下去,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此。


湖经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宣传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湖北经济学院宣传部 电话:027--8197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