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晁悦 闵晓瑞 刘欣怡 刘洋洋
“怎么理解以学生为中心呢?我想不是一味迎合喜好,也不是在课堂图个热闹,我们毕竟是学生的引路人。”郭增花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带着笑眯眯的表情,“引路人”这三个字却说得很郑重。
1999年,从未想过会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她,手执一支粉笔开始了教学生涯。21年过去,黑板多了投影设备,粉笔板书变为演示文稿,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学设施和方式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是郭增花一直坚持的教学初心。
2019年10月,郭增花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这是教育部首次举行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与她同获一等奖的不乏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思政课教师。
“在这场比赛中,看到这么多杰出人才济济一堂,我感觉我们国家精神真的很强大,我为她感到骄傲。”眼神坚毅、语气笃定,折射出来的是信仰的力量。
捧着一颗心来
“我是被调剂到哲学专业的。”郭增花坦言,“最初我也和很多学生一样,都想学商科。然而入学后的我被一件事情深深吸引住了。”
她说,这就是哲学的智慧。
每个少年在青春时期都会对人生产生许多困惑,她也是其中一个。于懵懂中一脚踏进哲学大门,眼前的世界才逐渐清晰。“哲学散发出了由内而外的智慧,伴随着个人的成长,思考逐渐深入,思想也随之升华。”她眼中的哲学,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映射出的是深刻总结人生体验后的一种智慧。“那是一种,对人生问题通透的解答。”
本科阶段,她初入哲学之门;研究生阶段,她才开始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博士阶段则是对哲学的深层探究。“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老师。”说起遇到的老师,她眼中散发出光彩,仿佛还是一个徜徉在知识海洋里、享受学习快乐的学生。
如果说本科期间的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教师是她的启蒙老师,带她进入哲学的世界,那么硕士导师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引路人。他们博学强识、孜孜以求,严格要求、倾囊相授,这些宝贵的品质让郭增花感到幸福。“到前些天我给导师打电话,还没寒暄几句,他就在电话里和我讨论了半个多小时的学术问题,毫无保留。”她笑着说。“我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她接过前人手中的重任,又带着她对教学的理解将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传承下去。“现在回头去看,应该是我从这些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了力量和热情,我也想把这种热情和力量再传递给年轻的孩子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思政课在高校受冷遇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抬头难、坐后排、玩手机,这些现象让思政课教师头痛不已。而学生手中的“教学评价”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持知识含量,还要让学生喜欢听。那么在课堂追求“热闹”是一个好选择吗?
“只有让课堂‘冷下来’,学生才能收获更多。”郭增花在课堂中期待讨论,但也有时刻意避免课堂的过度热闹。“如果只是讲故事,让学生这一节课热热闹闹的过去,是毫无意义的。”
“我最希望带给学生的,还是思想的力量。无论身处哪个年代,我们都不要低估大学生思考的力量、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深度。”从教二十余年,她认为一直有一个核心问题是不变的,那就是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在她眼中,没有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因为大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也热爱思考社会问题,如果这时能够有一个老师正确地引导,给予学生助推力,那么他就更愿意全面的了解这个问题,并且进行深入分析。
“在那些的火热的现实背后,蕴藏着理论的深度和理论的魅力,这些最能说服人,也能够掌握群众。” 郭增花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给学生一种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给养。其实学生是很需要这些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他对现实问题理性思考。”
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但不是简单的“学生喜欢什么就讲什么”,而是“挖掘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
课前做足功课,了解学生专业特征;课上设计新闻分享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时事热点;在课堂互动中不断挖掘学生真正聚焦的内容。通过这些方式,郭增花有效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的情境导入、小组讨论和专题式教学。
用她自己的话说,“对于课堂教学,只要真心投入,就能换来学生的真情融入。”
“热心、有亲和力。最重要的,是她对待教学精益求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吕梦醒说,“我是很佩服她的。”
做“四真”引导者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八个字好说难做,而郭增花的选择是埋头去做。读博士、海外访学、参加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也紧紧围绕着这八字。“我想给学生思想的滋养,这关乎他的成长。”
“思政课老师还是要走出去看看,打开格局。”2018年8月6日,郭增花赴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学。这段经历让她的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教学研究格局,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选项。
“美国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思政教育无处不在,融入到每一堂课。”这为郭增花在课堂节奏把控、课堂内容设置等方面带来很大启发,她认为最主要的收获之一就是,要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多维度思考。
回国后,她更加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进行平等对话。“最怕的是同学们没有想法、对一个问题没有独立见解,或者只是单纯从外界接受消息,这是最要不得的。”
她坦言,“哪怕你把我问住了,那都没有关系,千万不要害怕说错。我也会说错,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有学生担忧,万一提出来的问题让老师难堪了怎么办?郭增花直言,“老师不怕这个难堪,我讲课也讲了这么多年,下不来台都没有关系,不会的问题可以去请教,我们下次上课还可以继续探讨。”
也许是“真学、真懂、真信”给予她了“真用”的底气,她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多鼓励同学的参与,在课堂上营造出她所期待的“热闹”氛围,当然也曾上演过“唇枪舌战”。在一次讨论新民主主义的课堂上,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郭增花积极回应、探讨热烈,全班的注意力被紧紧吸引住,随后又有其他同学加入到他们的探讨中。“原本计划的15分钟讨论时间变成一节课,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把一个问题谈透了。”
“当然,不仅是我一个人。不论是学校还是我们马院,全体老师都在为教学改革付出努力,都在探索如何把课上好。”郭增花表示,在整体环境良性运行时,参加比赛、获得荣誉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次只是我代表了我们团队而已。”
2019年6月,郭增花正筹备着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时,接到参加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她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完成初赛视频的录制。9月接到通知“什么都不用带,也不用准备,现场抽签、现场授课”,她便到山东师范大学参加决赛。
决赛现场群英荟萃,来自各个省市的优秀思政课教师齐聚一堂,“通过他们的谈吐,就能感受到思想的深度、学识的广博,最重要的就是信仰的力量。”尽管在接触时间很短,但郭增花还是通过简单的交流汲取养分,“我们之所以觉得我们比前人伟大,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就要学会去用这个力量。在展示活动中遇到的教师,都是思政课教学领域杰出代表,是国家的优秀教师,交流中的点滴思想也能融入今后我的课堂教学中。”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学生时代和初为人师的时期,郭增花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理论性问题的探讨。“但单纯的讲述,展开学院式的研究,带来的影响是很微弱的。”
随着教学的深入,她发现了很多现实问题需要理论的回应,她认为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要更多地把这种思想力量作用在现实中,这才会更有意义,更契合当代青年学生的需求。“理论是必定要用于实践的,尤其是要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再展开研究,这样得出的成果才对教学、对学生成长有益。”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产生了兴趣的火苗,作为老师,就要想办法让这火一直燃烧下去。如果说只是进行一些花架子、空洞的说教,或者让学生停留在这种教科书般刻板的表达上,就相当于熄灭了学生诞生的这点小火苗。帮助燃烧,就需要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我一直保持读报的习惯。”从少年时代阅读纸质报纸,到现在手机的电子报,郭增花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对时事的跟踪,不断打磨自己的敏感度。
而只在课堂上传授理论和知识,恐怕对于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经常下去走一走,如果没有实地去农村走一走、看一看,很难了解基层工作的艰难。”马克思主义学院素有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惯例,郭增花是主要负责老师之一。
2019年暑假,郭增花带着学生前往罗田进行社会调研。“在调研中要随机应变,我们有既定的调研目标,但也不局限于原定框架。如果在调研、访谈中,我们寻找到更有趣、更新颖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根据新问题继续做下去。”郭增花强调的是在调研中,学生和老师、采访者和受访对象要不断进行思想交流,有碰撞才有火花。
调研不只是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在必须在团队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从讨论调研方案、制定采访提纲,到过程中分析数据、撰写日志和草拟报告,教师要在过程中分析问题、指明方向。“我们要成为榜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调研的意义。”
通过社会实践,除了得到能力的提升,郭增花也希望给同学们带来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我们没有去调研之前,会很轻易的把一件事情做不好归因为‘领导不好’。但进入基层走一走,我们能亲身观察到观念带来的阻碍、基层工作开展的困难,就能够认识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当然,在观摩问题解决时也积累了工作的好方法。”
在郭增花带领团队进行养老政策普及调研时,看到有的村干部把国家政策用“三句半”等方式呈现,这种民间文化既喜闻乐见又易于传播,当地群众对政策掌握程度就普遍较高,这些点滴让学生很受启发。“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长大,现在很多孩子都没怎么吃过苦,没有看过一些现实问题。而你带他去直面现实问题,扑下身子去做,他们就能接地气,对课堂上学的内容理解更深刻,也能够升华调研的主题。”
“郭老师比较有理想主义气质。” 熊阔勉,信管Q1541班学生,现在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代史专业,他回忆起本科时的思政课还是颇有感慨,“她做了很多尝试,引导我们把书本和现实真正结合起来。我很幸运,在成长道路上,得到了这样一位引路人的点拨和帮助。”
给学生在思想上补好钙、扣好扣,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磨练本领,在社会发展中锤炼意志、坚定信念,这是郭增花紧紧抓住的育人主线。聆听郭增花的故事,我们能看到,不论是那个站在哲学门口懵懂张望的她,是新手妈妈怀抱孩子做博士论文的她,是站在讲台上鼓励思辨的她,还是站在田野里守望学生背影的她……20多年过去,她还是那个满腔热忱、面对教育事业能够露出向往笑容的女性,她也还是那个以真心换真情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