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谈多娇,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英国拉夫堡大学商学院博士后出站。曾带领我校学生研究团队获得显著的研究成果,在《财政监督》上开设专栏“西方财务理论发展史”,在《会计之友》上开设专栏“品牌的财务故事”,2014年10月在该杂志发表封面文章。近年来,谈教授还为学生提供就业、留学和考研方面的咨询和辅导,推荐了百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本报特开辟专栏“我见证你的成长”,邀请谈教授讲述从教二十余年教书育人的故事,以飨读者。
我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姗姗现在是一位杂志社编辑。有人觉得她很幸运,遇到了我这样的导师。而我却从内心深处感谢她,因为认识了她,让我能经常以感恩的心对待生活、工作和人生。
从教二十年,回首来时路,我发现,其实有很多个姗姗曾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当他们走进我的视野时,都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像一张张尚未着墨的白纸。见证一个个精彩的人生故事跃然于一张张白纸之上后,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我的生命也因他们而有了厚度和深度。我一直都想把这些故事写出来,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更是出于一个教育者的情怀。
应校报编辑部之邀,着手写下系列小文,就像是把自己在前二十年内所酿的醇酒,敬献给所有认识我和不认识我、我认识和不认识的经院人;敬献给给予我们崇高声誉、给予我本人成就感的湖北经济学院。不论这些故事面世后得到的是赞誉还是批驳,我都会淡然面对。因为这些年来,还有一个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我们其实真的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人物介绍:姗姗,湖北十堰人,我校与湖北大学联合培养的第三届硕士研究生。2007年考我校会计学院读本科,2011年考入湖北大学攻读硕士,由我校代为培养。2014年硕士毕业,同年11月入职某财经杂志社。
2011年是我校与湖北大学合作招收研究生的第三年,这一年接受了10个湖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我刚刚取得了硕士导师的资格,对自己的第一个研究生充满期待。我曾当过导师的开门弟子,终于我也有了开门弟子了。
在第一次师生互选见面会上,当新生一一做自我介绍时,我的注意力被一个女孩子吸引了。她远远地坐在那里,在自我介绍时声音不大,也不是很清晰。虽然当时是逆光,我仍然可以看到她脸上有明显的伤疤。我悄悄向一旁的上届研究生了解情况,得知那个女生叫姗姗。她刚刚从我校本科毕业,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见面会之后院领导和教授委员会开会讨论分配研究生事宜。我委托参会的老师,如果可能,就把姗姗分到我名下。
几天后,我第一次作为导师身份与姗姗单独见面。她瘦弱单薄,虽然脸部有伤,但手上的皮肤白皙,我可以想像她原本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女孩。第一次见面,她表现得有些生分和害怕,手在发抖。我那时才发现,她右手也有伤。这会影响她吃饭、写字、用电脑吗?我心里产生疑问。虽然知道她可能不愿提及痛处,但我还是忍不住打听了。她讲述她经历的事情时完全像是一个局外人讲故事,没有抱怨,没有伤心。她一岁半时的一个冬天,在家烤火。火盆里的火苗窜到她的衣角。等5分钟后大人看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悲剧,而且受害者就活生生地在我面前。眼前顿时出现一个小女孩在火海中无助挣扎的画面,有着撕心裂肺一样的痛。
此后,姗姗便成了我的小帮手。她经常跟我一起整理文献资料。有时候我也会给她布置命题作文,或者把我正在研究的论文的某一个部分交给她做,或者把已完成初稿给她校对。她做事非常认真,工作效率高。我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勤奋的小姑娘了,她也越来越大方了,在我面前不再像开始那样生分,还经常在QQ上冒出些年轻人的俏皮话与我调侃。有时我们相约在腾龙大道上散步,像闺密一样聊天。
2013年9月,为了收集有关村级财务的课题资料,我带着姗姗和另外两位本科生前往江西省宜丰县调研。出差是一种近距离沟通的方式,除了工作,我们还可以聊些私房话。我第一次推心置腹地对姗姗讲,马上要毕业了,求职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外貌受到一些阻碍。我建议她考虑毕业之前做整形,调整脸部大轮廓。她听了我的话,国庆节回家后便与家人商量,征得家人同意后,十月份便前往北京开始了鼻子部分的整形。如若提前知道她之后会因为整形经历那么多的痛,我当初也不敢贸然建议。她在北京的每一次手术都承受炼狱般地疼痛,痛在她身上,也痛在我心里。我没有办法帮她承受身体上的痛,唯有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她。我给与经济上的帮助,会计学院、研究生处、国交处等院系部门也纷纷给予捐助。当时,杰出校友、中国商飞公司的叶松回来给学生做报告,也将讲座酬劳和报销的差旅费捐给了姗姗。当然,这些帮助与巨额的手术费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但这些帮助,对于姗姗来说,很温暖。
2014年6月,姗姗以答辩成绩最高分顺利毕业,而此时她也顺利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如果仅以资历和学历,她找工作应该比较容易。但因为外貌原因,她的求职之路非常曲折。毕业后,她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不得不回到十堰老家。她仿佛一下子走出了我的世界。
再次看到她是4个月后。10月,我出差去十堰,公务忙完后,我喊她出来见面。在十堰四方山顶的老松树下,我们聊了很久。她告诉我毕业后一直投简历找工作。她一点没变,还是一如从前那样平静,没有抱怨,也不放弃。我向她建议,杂志社编辑岗位非常适合她,一是她文字处理能力较强,二是这个工作较为安静,不用过多地抛头露面。我向一个财经杂志的总编推荐姗姗。一个月后,杂志社招聘编辑,将这个机会给了姗姗。三天后,她便到杂志社报到,开始了她人生的新征程。在她上岗之前,我鼓励她,相信她一定能做到。
如今,姗姗在做杂志编辑工作快一年了。我和她时不时在微信上聊聊工作和生活,聊聊人生理想,仍然像闺密一般。我从内心感谢她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她虽然经历了人生的大不幸,但仍然乐观、上进,不抱怨、不放弃。认识她后,我能更豁达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挫败。所以,如果我对她有一点不满意的话,这便是:姗姗,你为什么没有早些让我认识你,让我在更早的时间开始陪你成长?所以,对我来说,姗姗来迟!
(专栏作者:会计学院教授 谈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