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梦 通讯员 饶亚玲
人物简介:易法万,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2012年荣获“我最喜爱的经院老师”的称号。2013年获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
注重实践 身体力行
“新闻先生与新闻小姐”大赛”评委、院辩论队指导老师、新闻素质拓展班总导师,“光谷在线”总指导……易法万有着多重身份。“ 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学得再多,如果耳不能听,口不能说,手不能写,脑不能想,腿不能跑,难以被社会接纳。所以,我非常支持并鼓励同学们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尤其是专业实践活动。”易法万说。
在他的指导下,新闻学子陈玉峰获得全国首届大学生经济新闻作品大赛二等奖,龚雅琴同学拿到该大赛第三届的一等奖……新闻素质班成员、大一新生饶亚玲讲起她对易老师的第一印象:“易老师很我们非常负责,我们采写的每一条稿件,他都会‘一对一’地修改,直到我们抓住新闻点。”
授业解惑 融入学生业余生活
课余时间,易法万还通过QQ和电话答疑,为学生考研、就业等关心的话题给出意见建议。针对大学生考研跟风、遇到选择不知所措的情形,易法万说:“新生洗去高考的疲倦,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容易放任自流。需要自己做出抉择时,往往不知所措,只好盲目跟风。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老师给出及时、恰当和有效的引导;二是同学们的自省精神和反思能力。‘吾日三省吾生’是中国读书人特有的精神生活品质,对大学生来讲,就是要通过自省,明确‘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怎样成为谁’;三是同学之间的宽容、互信与互助。独生子女构成大学生主体,相互之间多传递一些正能量,可能比老师、家长的苦口婆心更有激励效果。”
易法万曾是院篮球队教练,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打球,以此增进和学生的感情。
传递激情 精益求精
在别人眼里,易法万对工作始终保持激情。“2007年,我发现新闻专业学生大多对专业不够满意,缺乏学习热情。我个人的理解是,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如果老师都不能够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学生会更被动。”他用歌德的名言解释。“我们的激情实际上像火中的凤凰一样,当老的被焚化时,新的又立刻在它的灰烬中出生。”
“精益求精”是易法万对工作的期许。“新闻专业正在全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我要求自己必须根据目标要求,上好每一门课。同时,还准备和学院的几位新闻专业青年博士一起,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一门关于新闻传播方面的课程,帮助全校学生提高媒介素养。”
他寄语学生:“成功的机会很多,困惑和诱惑也更多,唯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才能坚守得住大学精神和学习目标,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