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们近来频频发微信,点赞学校开设的思政课《当代中国》。该课程已开设两年4个学期,成为近2000名学生的热选。
4月26日晚,湖北经济学院教五111教室,教师代保平正在讲授本学期思政课《当代中国》第七讲《大国重器:中国制造的强国战略》。课上,他引用了最新案例——“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制裁”事件,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反复强调: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摒弃幻想、自力更生。“《当代中国》的教学内容反应速度很快,关注新时代,讨论新热点,解答新疑惑。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需要的。”这是大学生任康在随堂反馈专用笺上写下的话。
课程策划人、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晓东介绍,《当代中国》是一门引导在校大学生认识和读懂中国而精心打造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讲述新时代的成就和变革,以阐述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出发点。“《当代中国》每个专题至少有3名教师联合授课,最多时有8名教师。两年来,有30多位老师同上一门课。”叶晓东介绍,这些授课老师,有的是校领导,有的是教学名师和授课大赛获奖者,还有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委党校等邀请来的教授、专家。老师们的专业背景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工学等不同领域。
一课多师,多师同堂,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课前,课程班主任会在微信群里发送专题介绍;课上,我们能发弹幕表达观点;课后,还能用微助教公众号回答问题并获得分析。这样的课堂很有趣。”大学生余芳顺深有感触地说。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刘薇认为:这一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一代人,他们喜欢在网站上看动漫、发弹幕,喜欢玩微信,喜欢上课玩手机;一味“围堵”很难,我们必须换位思考,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化堵为疏才是上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湖北经济学院的思政课《当代中国》,不仅在本校,在湖北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也产生了示范效应,多个课堂引入类似的教学改革创新,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