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晓泽 刘峻明
裹挟凉意的阵阵秋风舞动着落叶,二号实验楼的路口已无人影,215教室的灯还亮着。伴随机器传来的低沉轰鸣声,在一堆凌乱的实验器材后方,一位戴着方框眼镜,穿着黑色羽绒服的男生正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调试与操作。这,便是电嵌Q1741班丁聪。
在校期间,丁聪共获得两项国家级奖项,六项省级奖项,十余项校级奖项,参与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等A类学科竞赛,进行多次科研立项,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参与我校电子设计协会的建立,担任学生干部,带领班级同学、协会干事共同进步。在2021年的第十一届经院学子奖颁奖典礼上,丁聪获评“博学奖”。
“我觉得合理规划很重要,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在一些比较长的空闲时间里,我会去思考和完成未来要做的事情。”这是丁聪一直遵奉的行动标准,大学四年,丁聪给自己做了清晰的规划,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
课堂内外,学习科研两手抓
高考后,在父母的建议和就业的考量下,丁聪选择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我就要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丁聪很坚定。
暑假期间,丁聪并未完全松懈下来,而是在班助的建议下自学了C语言课程。拥有一定基础的丁聪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在大一上学期便开始自主学习下学期的专业课程。
进入大学,丁聪继续秉持着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几乎每次上课前,丁聪都会提前十五分钟到达教室,“抢占”前排座位。他认为,上课时就应将老师传授的内容弄懂。于是,他听讲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一直跟随老师的讲解不断转动,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知识的理解吸收。课下,丁聪爱去图书馆。由于大一课程较多,丁聪多半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后,他就会挑选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来看。
丁聪另一个常去的地方是实验室,它见证着丁聪的刻苦与努力,目睹着丁聪能力的提升与精进。目前他正在外实习,回学校最常去的地方仍是实验室。
大一时,丁聪就常常去实验室帮学长学姐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说:“有时候,老师教的知识是经典而又传统的,而在实验室里,你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电路、单片机同时亲手去操作它们。”实验室便成为丁聪的“第二课堂”。
很多只在书本和课件中见过的仪器,丁聪都在实验室内进行学习和操作。他脑海中很多闪动的灵感都借助实验室落地于现实,为他未来的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是在大一时,丁聪主动向老师报名担任实验室管理员。经过一年的考察筛选,丁聪成功当选。不同的实验室有着不同的管理要求,开放式实验室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巨大的人流量,还存在着实验物品丢失、发生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风险。丁聪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实验室物资和器材进行整理、维护与更新,以QQ群的形式与第一负责人吕植成老师实时联络。
丁聪说:“你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实际地应用到实验室里,亲手操作能让专业知识更加深刻地印在脑海里,学习之余还能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除了自身的努力,身边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丁聪,成为他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
丁聪班级的带班党员是电嵌Q1541班陈先锋,是他们专业第一个系统化学习STM32的人,现已考上厦门大学研究生。“一带二”是丁聪所在专业的传统,系主任老师会安排一名学习成绩在50%的大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两名大一新生。电子Q1641班林自强是丁聪的“一带二”学长,细心负责,与人和善。
在丁聪眼中,林自强和陈先锋同是专业“大佬”。每当他在学业或生活中遇到问题,都会主动地请教他们,而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丁聪。在“大佬”的引领和带动下,丁聪不断努力并取得进步,逐渐向优秀靠拢。
导师吕植成老师为丁聪带来了科研上的启蒙,在丁聪眼中吕老师是一位什么都能说的头头是道,同时能和学生一起做事情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他在一起,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拓宽了眼界,更是提升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最终,多方面合力作用下,丁聪的综合成绩、必修科目总成绩均排名班级第一, EDA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物联网技术等部分课程甚至取得98、99、100分的超高成绩。
三年坚持,比赛佳绩屡屡破
开学初始的专业教育中,丁聪了解到前一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校零获奖的情况。在当时压抑的气氛下,丁聪暗下决心,在未来报名参赛。“电赛的含金量很高,我当时就想着要参加,丰富自己的大学经历,同时在大学期间能够取得成绩,为学校和自己证明!”丁聪坚定地说道。
确定了竞赛的规划后,丁聪在带班党员和“一带二”学长的帮助下,了解到竞赛所涉及的领域与知识,并开始针对性地自主学习。
大一暑假,毫无经验的丁聪第一次走上了战场,由于团队配合和掌握知识有限等问题,在临近比赛结束才粗略搭建出自己的作品,并零测试的进行了封箱上交作品,幸运总会眷顾努力的人,丁聪最终在比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也是在大一比赛的探索中,丁聪找到了合适的两名队友。三人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却互相补充,组队参加了后面两年的电子设计大赛。在团队中,丁聪肩负起了组长的重任,从确定选题项目、统筹项目进度到遇到困难后的解决方法,这些都需要组长来决定。丁聪在提及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时,眉头一皱,苦笑道:“有人说组长获益最大,但他们不知道组长的压力也很大!”
电赛的比赛时间是四天三夜,总计为80多个小时,吃饭、睡觉都是在实验室里,丁聪平均每天睡觉时长最多只有两个小时。竞赛者不分年级和学校,高年级团队和武大、华科等重点大学的团队来势汹汹,令丁聪团队的众人竞赛压力激增。“有竞争才有动力,同时两年的磨合,我们有信心取得一定的成绩”丁聪感慨着。
三年电赛经历,共240多个小时的坚持与努力,最终为丁聪团队带来了优异的成绩。他们在2020年10月的比赛中取得了电赛省一等奖,填补了经院该项目一等奖上的空白。吕植成老师赞叹,丁聪在电赛的四天三夜中坚持奋战。“能打仗,能打硬仗,能打打不赢还要打的硬仗!”
疫情期间,在吕植成的建议下,三人又组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丁聪介绍:“我们专业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老师可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但我们准备还是非常认真的。”
基于对比赛往年获奖作品的研究分析,丁聪团队与老师商议后,将选题更换为创意性更高的《基于图像识别的路面裂缝检测系统》。由于疫情和时间安排,本次比赛较其他比赛的准备过程更为匆忙,但他们并未因此自乱阵脚。
“我们参加过很多比赛,拥有非常多的经验积累,可以借用以前参赛项目的一些元素。”正当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却在“图像识别”这一领域上出现了困难。他们对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并不够高,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又开始对摄像头这一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通过视频的学习,他们先慢慢实现了这一功能,又通过后续的探索掌握了一部分的技术原理。最终,他们凭借这一项目取得了国家三等奖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丁聪参与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来到了最后阶段。由于疫情,大家都分隔各地,每天只能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开会讨论,常常会开到晚上十一二点。由于组员间需要对小组作品进行调试,丁聪与另几名同学只能将作品互相邮寄。在丁聪眼中,那段时间非常忙碌,做起来也格外辛苦一些。
回顾自己大学期间参与的种种竞赛,丁聪认为自己收获颇丰。他说:“竞赛能够锻炼一个人的不同能力,身体素质、抗压能力、团队配合、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能力等”。
在电子Q1741班鲁秋媛眼中,丁聪是一个很可靠的队友。比赛时,遇到问题他都会冷静地坚持到最后,并且鼓励她们。即便生病,鲁秋媛向他请教关于视频传输的问题,丁聪仍旧会帮她查阅资料,最终一起解决问题。除了在竞赛中屡创佳绩,丁聪在科研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在导师的指导和带领下,与其他同学共同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基于LabVIEW的智能灌溉上位机数据监测子系统的设计》、《基于STM32的安防巡检机器人》、《等精度频率计的Verilog设计与仿真》3篇论文。
激扬青春,玩转多重身份
丁聪不仅是“科研达人”、“学霸”、“实验室管理员”,更是“中共党员”、“电子设计协会会长”、“班长”、“志愿者”、“实践达人”、“羽毛球爱好者”。
进入大学之后受到带班党员和“一带二”学长的影响,丁聪也想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更好的、更优秀的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于是他积极参与入党工作,终于在2020年6月13日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共党员。
大二至大四期间,丁聪担任班长。丁聪在任职期间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班集体的小伙伴、班里的班委要求同样严格。在班主任的领导下班委每天会随机选人点名,会和多次未到的同学私下交流提醒。课下,班级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并学习人才培养方案中未涉及的领域,如python、java等。面对大家在学科竞赛方面的问题,丁聪也会耐心地给予解答。
丁聪对事情有着超前的规划,在2020年6月份便提前与其他班干部共同完成了综测评定、先进班集体申报等繁琐事宜。“班里的同学对我还是很包容的,我们对彼此很理解,也会多一点耐心。”丁聪表示,他想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丁聪的舍友蔡燚说:“丁聪非常乐于助人,我在学习上有任何困难,他都会耐心讲解。”
2018年8月电赛期间,丁聪和几位同学意识到,对于他们这个专业来说,可能需要一个相关的社团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9月,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他们一起创立了电子设计协会。第一届中,丁聪担任组织部部长。由于成立较为匆忙,协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并不健全,时任会长和团支书的学长也在备战考研,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协会成长,丁聪承担了协会绝大多数的工作。
第二届时,丁聪成为协会会长,一人扛下了“建设协会”这杆大旗。他说:“第二届的时候还是很累的,我们不仅要让协会规范起来,还要把协会给做大做好。”于是,他在第一届的基础上完善了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搭建起协会的基本框架。
考虑到电协是一个科技类社团,丁聪希望协会承担起科普培训的任务,录制一系列相关仪器的操作视频并分享出来、定期组织优秀的学长、学姐授课。丁聪通过积分制的方法来调动成员录制视频的积极性,越高的积分能够换取相应的奖励,更好地参加电子设计竞赛。除此之外,电协还多次举办义务维修电脑的活动,锻炼成员能力,也服务到经院师生。
大学期间,丁聪积极参与地铁志愿服务、共享单车摆放等各类志愿活动,担任天梯赛、武汉马拉松等赛事的志愿者,践行当代学生的志愿精神,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2019年12月,丁聪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公司兼职。按照经理的要求完成相关任务,进行审批单、统计表的制作,并按要求送达文件。该实践经历让丁聪提前有了真实工作的感受,知道了团队协作和按时按要求完成上级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每个月,丁聪会约着实验室的小伙伴或者学长学姐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羽毛球算是我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丁聪说。吕植成评价丁聪是一个为人诚恳、进取心强、谦虚随和的人。他希望丁聪能在学习工作之余加强锻炼、培养更加广泛的爱好,坚持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