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裕:心怀家国梦 无悔当兵时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18-05-23


记者 刘迅 刘越


  付裕,金融学院投资学专业2010级学生,2014年毕业参军入伍。2014年到2016年,在原兰州军区47集团军某炮兵团服役,兼任连队的新闻报道员。期间他在全军政工网、中国军网以及陆军政工网等媒体上发表稿件20余篇。2016年9月,经连队推荐并通过层层选拔,考入陆军勤务学院训练基地,成为一名军校学员。在军校学习期间,获书法竞赛一等奖、演讲比赛第二名以及“优秀学员”等荣誉,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从军梦起 一往无前


  “如果时间倒退四年,我仍会选择从军。”付裕说。受《士兵突击》等军事影视作品影响,付裕萌生参军入伍的想法。从来到湖北经济学院起,付裕一直关注征兵工作。大一时,因为个人身体因素,他只能望而却步。每每看到他人参军,他都十分羡慕。


  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他时刻坚守着初心。大学四年,他坚持长跑,基本每天跑近一万米,通过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大二大三的周末,付裕在光谷参加英语培训班的学习,回校时他经常慢跑一个多小时。他热爱阅读,广泛涉猎《红楼梦》《平凡的世界》《曼德拉传》等经典名著,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付裕认为,经典是一种力量,给人在暗夜里奋然前行的勇气。他懂得感恩,毕业离校时在宿舍留下千字书信,与即将入学的学弟分享大学感悟。


  2014年3月,付裕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他努力争取心仪的工作,但求职仍然受挫。一次,他应聘一家公司时,顺利通过了三四轮笔试和面试,却在最后一轮被淘汰了。最终,他入职一家网站创业公司,负责网站宣传工作。


  临近毕业时,他在校园宣传栏里看到了征兵宣传。当看到国家对大学生士兵政策放宽后,他欣喜若狂。“我30岁、40岁仍可以工作,但过了24岁,就没有当兵的机会了,我一定要实现我的梦想。”付裕说。


  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报了名。体检时,视力不过关,他本想放弃,但想到,马上要毕业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也是离梦想最近的一次机会,他坚持做完所有的体检。幸运的是,当年他所在的县只有他一名大学生报名,为鼓励大学生参军,当地政府批准了他的申请。当得知获批后,付裕兴奋不已。


从军之旅 苦乐参半


  “四年军旅生活,有苦也有乐。”在大多数人眼里,军营除了苦,还是苦,付裕却不这样认为。攀登玉龙雪山,穿越敦煌沙漠,翻越西藏的高原……每到一个训练场地,他不仅用艰苦训练磨砺自己,还用豪情壮志激励自己,学会吃苦,还要作乐。在戈壁滩上驻训,亲眼目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在昆仑山腹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亲身体验“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训练空档,付裕和战友们在戈壁沙滩上踢足球,举行烧烤晚会,幸运的时候还能观赏到罕见的戈壁滩彩虹。


  付裕坦言,军中固然有乐,但不吃苦,那是假话。刚入伍他被分配到野战部队,刚开始十分不适应大西北的气候以及高强度训练。400米障碍训练项目中,或高墙横亘,或坑深难越,往往别人一两步就能完成,他必须要两三步才能跨过。从独木桥上直接摔下来过,头皮被钢丝网划破过,胳膊一次次拍在高板上不知道肿了多少回……但是他从来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努力完成。


  在戈壁滩开展拉练时,每个人背着钢盔、水壶、自动步枪、手榴弹和背囊等行装,负重40斤前进35公里。戈壁滩上到处是石头、砂砾,他们要翻越一个个沙丘,后半程脚底磨出了血泡。下午6点出发,夜里11点半,走到最后的6公里,团长要求全速奔袭。“奔袭的时候,我脚上已经起了两三个血泡,那时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周围一片漆黑,我只想跟着班长向前冲。”付裕说。在西北严寒的冬季,他的手的颜色是乌黑,因为手被冻裂,训练时一些泥土、沙砾会混入裂口。来年开春,天气回暖,伤口慢慢愈合。


  环境艰苦,他也曾经气馁过,但还是学会自我调节。每次可以对外通讯的时候,他会跟学校老师打电话,聊一聊近况。老师会跟他讲一讲学校的变化,同时鼓励他好好珍惜在部队的时光,奋发图强。亲人、老师的鼓励激励着他不断坚持。


从军之获 珍伴一生


  付裕说:“从军路上,下大漠、上高原,自然风景很美,但更美的是在岁月轮回里那颗永远在追求、永远在成长的心。”


  军营除了严苛训练,也充满着温情。零下20多度的夜晚,老兵王坤陪伴高烧到三十九度八的付裕,靠在病床的椅子上整整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背着付裕回到连队,进行冬季抗寒拉练。战友没有任何怨言,即使一个月前两人素不相识。付裕说:“在军营,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日后是否记得我,只要你我是一个集体,你我都穿着同样的军装,我们就是兄弟。”部队24小时随时待命,付裕和战友们一年至少360天都待在一个战壕里,一起同甘共苦。在军营,付裕收获了比亲兄弟还亲的战友情。


  军人,视使命为生命,高度重视集体荣誉感。在武装五公里考核中,共有十几支连队,上千名官兵。其中有感冒的,有受伤的,有中途倒下的,但是,没有临阵退缩的,没有叫苦叫累的,没有不冲到终点的。每一支连队回到营门口的时候,前面高举着的连旗迎风招展,全连上百号人齐声高唱连歌。付裕感受着上百个热血青年胸膛里吼出来的歌声,他认为,这就是青春的味道,生命最蓬勃的激情,最强大的正能量。


  2017年,付裕在军校参加一个演讲比赛。普通话不标准的他找播音主持专业的朋友帮忙读稿子并录音发给他。他对着录音,一个字一个字纠正自己的发音。决赛前夕,他的稿子被否定,要推倒重来。他熬夜查资料、写稿。彩排结束当晚,还精心推敲演讲稿。最后一天,付裕走路、吃饭、上厕所都在不停的背稿子。最后,他拿到比赛第二名,仅次于戏剧专业毕业的选手。他的演讲稿获评“最佳演讲稿”。为什么这么拼?“因为集体荣誉感!我代表学员队参赛,我的身后有120个兄弟的希望!”


  今年6月,付裕就要结束军校生活前往西藏,成为一名边防军人,保家卫国。他说,接下来的很多年都会有这身国防绿的陪伴。这是一段艰苦的路程,一段人生最美的年华,但这样热血的青春,他并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