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孜孜不倦学者路 矢志不渝育人情

来源:教务处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23-04-18



  陈莹老师,女,1979年8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一级讲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无线电物理专业。2001年进入湖北经济学院工作,现在是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一名普通教师。从教20多年来,她坚持教学一线工作,矢志教学改革,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她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真情实感、富有爱心;对社会真诚奉献、不计名利。她一直把满腔的热情都倾注到学生身上和教学中,在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大导向下,她通过自己多年对教学的思考和积攒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思政建设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


  陈莹老师的教学创新旨在改变“只注重物理概念、物理理论的讲述,忽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深度”的传统教学现状,立足物理学科及行业发展,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厚植科学素养和家国情怀。


培养人文素养 提升文化自信


  走进陈老师的课堂,学生偶尔会有种在上历史课的错觉。比如,在讲授“陀螺仪”原理时,她会带领大家进入“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唐代瑰宝“被中香炉”,让大家领略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后,学生直呼:“太有意思了!没想到古人有如此了不起的聪明才智。”这样的场景在陈老师的课堂会经常出现,她通过多年来不断搜集的教学素材,会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发明设计巧妙的融入到教学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拓展科学视野 提高实践能力


  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在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时,兼具课程“高阶性、创新性”的要求,陈老师会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发展动向和前沿信息。她立足于物理学科及行业发展,始终将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比如,在讲授“几种常见力”时,她会把不同形式的力在行业发展中的前沿应用及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在讲授“振动叠加”时,她播放了1940年“塔科马大桥”在通车4个月后坍塌的事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事故发生的原因,由此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介绍“冲击波”的形成原理时,她通过展示超音速飞机飞行中的“音爆云”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通过对行业应用和前沿发展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将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身能力。


激发民族自豪 厚植家国情怀


  陈老师认为,在理工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上,普遍存在着重视实践“硬教学”,轻视人文精神、道德素质“软引导”的现象。甚至有部分理工科教师认为,“冷冰冰”的公式与机械,本身就缺乏思政教育的土壤。事实上,如果深入探索、善于发掘,会发现理工科课堂一样能做到课程里有“思政味”,学生却无被“说教感”,因情感共鸣,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陈老师在讲解“质点运动规律”时,通过让大家分析不同直径的小球在空气中运动时的变化规律,来讨论“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对中国乒乓球队带来的影响及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又比如,在介绍“机械波”的运动规律时,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的构造,向学生展示“蛟龙号”的几次航行测试视频,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物理强才能国强”。还有,在讲授“刚体运动”时,通过让学生思考陀螺仪的应用如何实现航天器姿态的调整,拓展到“921工程”载人航天计划,聊到计划实施过程中美国对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阻挠和我国自主研发、独立建造最终实现了“天宫空间站”的伟大科技成就,展示我国“自主、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有同学在下课时说,“感觉我们国家现在好强大,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陈老师说,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她认为只要平时善于发现,不断搜集,理工科课程的课堂融入思政元素比起传统的思政课,可以更容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如盐在水”的方式贯彻到教学活动中,既达到了育人的目的,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