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位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汇地带。4年前,这里还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插花贫困县。短短4年,不到1500天,随县5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省级贫困村梅子沟村更是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
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电视综合频道、长江云联合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六期梅子沟香正式上线。到底是什么让梅子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梅子沟村脱贫攻坚致胜的密码。
干旱缺水 贫困村渴望甘霖
梅子沟这个曾经贫困的小山沟,村名都与干渴有关。据传,抗日战争期间,一支抗日武装在村北的真武山高地与日军陷入拉锯战三天三夜。新四军随枣支队前来增援,但是部队当时食不果腹,指挥官就以望梅止渴的故事激励队伍夜行百里,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增援,最后一举歼灭了敌人。梅子沟村也因此而得名。这个曾经上演望梅止渴故事的小山沟,多少年来却因为缺水,一草一木,五谷六畜,都有着自己关于干渴的生存记忆。
说起旱,55岁的村民李长勇深入骨髓的只有一种记忆,那就是饥饿。他靠种地打工养活一家老小6口人,三个儿子都在读书。1999年干旱,他家颗粒无收。三个半大小子,政府发放的救济粮不够吃,李长勇能借的都借了,最后借不到粮食,只能把家里缸子里的面粉,做成面糊糊,将就着对付。
其实,梅子沟村大部分村民都和李长勇一样,勤扒苦做,却总在贫困线上挣扎: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全村298户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穷太久,也穷怕了的梅子沟,就像干渴已久的农作物,渴望一场甘霖。
找准项目 贫困户依香致富
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先后为村里修建环组公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通上自来水,解决了村民基本生活需求,也为发展产业打下基础。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开始共同谋划梅子沟的脱贫产业。
了解自身特点,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是关键。随县跨北纬31度到32度之间,是香菇黄金产区。其实,之前在梅子沟村种植香菇的村民也不少,但因技术落后、销售渠道窄等原因并没有很好的预期销量,村民也挣不到钱。工作队进驻以后,多次邀请农技专家到村里进行培训,同时邀请香菇加工企业,到村里进行订单式收购,让村民们的香菇不愁销路。工作队入驻两年,就为香菇种植户帮销62万元。
梅子沟村香菇产业扶贫项目还以村集体土地入股,企业技术入股,贫困户资金入股的三方合作方式建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对有意愿发展项目的贫困户以贷款入股和保底分红的形式,需要从根本上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真正嵌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并成为产业发展最大的受益者。
小香菇撑起致富伞,孕育新希望。香菇扶贫项目的启动,不仅让李长勇们摆脱了贫困,还让很多曾经的贫困户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致富心愿。据不完全统计,随州市有10多万户农民直接从事香菇种植,有3100多名贫困户靠种植香菇脱贫致富。
脱贫摘帽 梅子沟华丽转身
为了提高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梅子沟村还引入了软籽石榴和高山茶作为中长期发展的产业,为今后村里发展休闲农业、采摘体验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打下基础。
3年多时间,依托香菇种植与加工生产,随县梅子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由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随县政府办和随县财政局共同组成的驻村工作队,没有撤摊子、歇歇脚,他们依旧在村里为村民排忧解困,跟踪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好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数个梅子沟村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都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梅子沟村脱贫致富的密码告诉了我们,要真正让老百姓脱贫,还得有自己的产业,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地制宜,有了好思路,把项目选好了,老百姓的增收就是妥妥的,日子也会越过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