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我校科研基地建设纪实

来源: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4-02

  记者 陈智

  “同学们,我执着了12年的提案今年终于有了结果!”2014年两会刚结束,校长吕忠梅和往年一样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号报告厅与全校师生代表“畅聊两会”。谈到自己作为一位人大代表、科研工作者的职责时,她说:“我正发挥着法律界人士优势,成为立法机关的一份子,为中国立法贡献力量。”

  近年来,学校秉承建设“湖北的经济学院”的理念,立足湖北发展现状,重视智库建设,深入研究湖北建设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二十多份调研报告得到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的重视和批示,并被相关政府部门采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

  基地成果“增内涵”

  2013年11月,刚成立不久的汉语国际推广中华饮食文化培训基地迎来了法国“熊猫会”的客人。“捏”包子、“包”饺子、烹制珊瑚鱼……在中国烹饪名师邹志平和旅游学院学生“手把手”教学下,12名法国学员乐在其中。

  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谭志国博士介绍,汉语国际推广中华饮食文化培训基地是我国首个推广中华饮食文化的基地。基地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基础上,推动中华饮食文化国际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熊猫会”是该基地接待的第一个国外团体,以后还将不断邀请更多对中华饮食文化有兴趣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学习,弘扬中华文化。此外,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已经派出多名教师到国外进行中华饮食文化、旅游及酒店管理等方面的讲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

  科研基地建设是体现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特色的重要指标,校党委书记周元武说:“2004年起,学校不断整合资源,搭建了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平台,其中包括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科研平台和一批校级研究基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正成为社会决策、社会各界知情的重要来源。”

  学术骨干“卯后劲”

  “搞科研的老师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但不搞科研的老师一定不是好老师。”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红英常常对学院老师们说,“给学生上一堂课,就必须有讲100堂课的水平。”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近年来财管学院的科研成果有目共睹,“湖北地方税收研究中心”依托财管学院相关研究力量,在学术界不断拓宽其影响力,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学院培养了一批具有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经典著作选读、教师学术沙龙、集中开展计量经济学培训……中心围绕地方税收重大问题,组建了3支“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创新团队”,从项目选择、立项论文、中期研究、后期结题等方面规范制度、给予资金扶持。

  目前,由胡凯、吕丽娜两位青年教师负责的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项目已获得2013年教育部科研立项建设。“我欣慰地看到年轻老师一天天成长起来,也非常期待他们超过我们的那一天,只有这样,学校才充满生机与和希望。”谈到自己的“团队”,蔡红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她还指出科研成果还应为教育服务、促进人才培养,从多渠道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不仅有专业教师引导学生读经典活动,吸引了近500名本科生参与,而且在他们的研究课题中,学生基本全程参与。中心的研究员中,有7位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联合硕导,也是我校本科导师制导师。由中心骨干研究人员组成的4个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吸纳了13位学生科研积极分子,10项有学生参加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湖北决策“智囊团”

  我校作为地方高校,正通过各种途径和政策来强化学校的研究工作,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育独特的科研特色与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和创办科技产业等途径,不断提升学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潜能。

  2012年12月,我校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经省教育厅获批进入培育阶段,成为省内各高校唯一专门从事碳排放权交易的省级研究机构。一年多来,围绕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和发展低碳经济等领域的行业与企业的重大需求,组建了低碳经济宏观政策、温室气体统计核算、重点行业减排潜力与分配互动机制等3个研究团队,争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经费400多万元。中心全面参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方案设计、制度办法起草、碳排放核查、碳排放业务知识培训、登记注册交易系统开发等各项工作,为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了解,近3年我校科研经费总额达2082.93万元,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项,国家自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25项,省政府采购重大招标课题2项目,省重大调研课题5项,省思想库课题9项,省社科基金19项,省科技厅项目12项,省教育厅项目165项,企事业委托项目99项,获省部级奖励14项。

  面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科研处处长陈向军告诉记者,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上升空间和潜力也很大。下一步学校科研工作改革将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作为制定科研工作考核与激励政策的主要依据,出台科研分类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加快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