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薛吉宝: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

来源:薛吉宝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19-10-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指南,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思想纲领、指路航灯。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根本遵循。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必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 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从世界范围来讲,大学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遵循大学发展规律,是世界各个国家大学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但是,中国的大学和美国或者西方国家的大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国的大学必须遵循中国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首先就必须牢牢把握方向问题,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思想基础。“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阶段的行动纲领。如果偏离这一根本指针,必然会偏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办社会主义大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大学是弘扬、传播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让我们培养的人都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要通过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全过程,深深植入大学生的心灵,为学生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确立共同价值追求。


  归根结底,就是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他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习近平在2007年12月会见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是讲话指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对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至关重要。”2009年5月在高校学习实践座谈会上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过去五年,习近平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激浊扬清,引领高等教育领域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的大学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确保党对高校领导的科学制度设计。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是法人,这一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总书记指出,“坚决防止和克服重知识素养、轻思想品德,重学术造诣、轻管理能力,重学历资历、轻工作实际的倾向,真正把那些讲政治、善于办学治校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学校领导班子中来,努力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善于领导高校科学发展、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集体”(2008年12月在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政治坚定、业务上优秀、作风上过硬、广大师生认可的同志选配到学校领导班子中,特别要选好党委书记和校长,切实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2010年12月在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团结、组织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工程。”“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抓好了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12月,中央专门召开了建国以来规格最高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就事关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成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3月,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光辉论断。


  高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们存在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比如,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学习,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专业的发展,忽略了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视科学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梳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大学讲台上出现了口无遮拦,甚至歪曲革命史,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等言论;大学培养的人,有的公德意识缺乏,有的国家意识淡薄,一些人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些人甚至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代言人。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滑坡,必须引起警觉和重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扭转和改变。从香港的暴乱事件,我们已经看到了被颠覆的隐忧,其根本上的问题出在哪里?有很多人说,出在教育上,出在国民教育基础上,出在国家民族认同教育上。当然,这个教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坚守意识形态阵地。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系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大学是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和特殊战线。不可否认,我们曾经在意识形态上出了一些问题,表现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弱化、管理权放松、话语权丢失。三尺讲台,责任重大。必须牢牢把握教师课堂教学的政治底线,确保讲台上的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堵塞教材里的意识形态漏洞,确保教材意识形态安全,毫不动摇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我们的教育阵地,毫不动摇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武装青年。


  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新时代,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思政课的改革。“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教育部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听课制度,上至部长,下至高校党委书记,还有教育部专门派出的专家组,到各个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第一线听课、 指导。要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就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我们不仅要把思政课建设好、讲授好,还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无论你是讲授什么课程,都要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四、“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中国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要立足中国文化的丰厚土壤,坚持中国文化自信。


  习近平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大学必须有中国的烙印,文化就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大学的最根本、最鲜亮的底色。


  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是当代中国大学的重大使命。中国大学必须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阵地,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当做自身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弘扬五千年文化文明的精华,这是中华民族的根,不能丢失的“根”。


  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宣传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的精髓,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进程中不断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反对文化自殖民主义,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创新传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五、“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四个服务”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发展得更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题中之义,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之一。我们作为高等教育战线上党的一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要牢记我们的初心、践行我们的使命,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这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六、践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使命,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具体到湖北经济学院,怎样践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使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来我校调研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时指示,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水平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对我校全体师生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也为我们践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提供了具体指导。


  第一,坚守“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学习经历”,“建设特色鲜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办人民满意的财经高等教育。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传承发扬百年商科“课实报国”传统,努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实践、实用、实干型时代新人;二是以“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理想引领学生成长,建设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心灵高地,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成长需求,让每个孩子的天赋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身心健康、安全稳定、环境美好、奋发有为的大学生活;三是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作为价值追求,培育一流人才、一流学科、一流成果,不断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赢得社会尊重、人民认可。


  第二,根植荆楚沃土,坚持“联动、融合”,办好“湖北的经济学院”,努力提高学校办学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的本科财经院校,我们要坚决贯彻省委关于湖北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面向现代服务业,瞄准湖北“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凝练方向、搭建平台、汇聚人才,加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内涵建设。坚持开放发展,加强与国外高校、部属高校、科研院所“联动”,推进协同育人;坚持“融合”发展,深度融入湖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聚焦产业、对接企业、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推动产业、专业、创业深度融合,发挥出“湖北高质量发展思想库、决策咨询智囊团”的作用,在湖北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彰显“经院使命”,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展现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