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肖家杰:关于我校学科建设的思考

来源:新闻网发布者:张艳伟发布时间:2019-10-11

      学科是高校的细胞和基石,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及国际交流的基本工作单元和工作载体;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学科层次和学科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国家和各省正在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主动融入我省“双一流”建设和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提升我校学科发展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对于我校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实现“进位、升级、奠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科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我校无省级重点优势学科、国内一流学科,学科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应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两个传统优势学科,纵向看获得了长足进步,横向比较在省内的优势还不突出。再则,学校未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除会计专硕外不能开展其他硕士生培养项目,严重制约着办学层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才集聚功能和区位优势的发挥。此外,我校学科带头人明显不足,尤其是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学科领军人物奇缺。


      二是学科发展机制不够健全。首先,学科建设龙头作用发挥不力。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乃至师资队伍、实习实验、条件设施等多方面内容,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集中体现,但学科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却因缺乏有效的抓手而被虚化。由于我校学科中心地位还未确立,学科与相关部门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教学、科研、师资、财务、资产等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同,致使专业总体布局与学科布局存在脱节;科研以个人自由探索为主,缺乏以学科整体规划来组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更多偏重教学需求而忽视科研和学科社会服务功能等,严重影响了学科建设的绩效。其次,学科体制环境和运行机制也有待优化。学校传统的垂直型条块状管理模式,不利于新形势下学科建设的发展,不能够适应开放型体系下的横向型网络状管理模式的需求。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仍存在不少障碍,尤其是学院学科划分过细的弊端日益凸显,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整体合力的建设机制比较薄弱。此外,我校目前学科建设管理队伍还不完整,校院两级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需要进一步充实,学院分管领导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三是学科科研水平亟待提升。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的能力还较弱,对接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能力亟需提升。以决策咨询研究为代表的应用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产学研效率不高,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思路不够清晰,横向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竞争力不强,科研成果显示度不高。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质量需待提高,缺少重大标志性成果。科研与教学互补关系不够融洽,科研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引领机制还未形成。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存在缺陷,现行学科队伍管理和科研管理过分侧重于量化考核,缺乏代表作评价、科研团队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分类评价标准。科研经费总量和人均数量较少,科研资源分割、小而全、利用效率低。


      四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度不够。高水平师资规模过小,学科集中度低,缺乏更多的领军人物和成长中的后备领军人物,成为制约学科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难以形成学科人才高地的溢出效应。同时,学科后备骨干的培养、学科梯队的建设总体上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落实,部分学科长期持续建设乏力的状况已经出现,学科后备人才的培育制度还没有有效建立。


      二、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


      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和内涵发展改革的推进,对湖北经济学院这样一所新建地方院校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基于其打破身份壁垒、鼓励公平竞争的动态调整模式,为学校跨越发展提供了机会;挑战来源于其资源配置与建设类别层级的挂钩方式,高校分类分层使我们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我校仍不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层次不高,致使我校当前面临硕士学位授权扩点和内涵建设的双重任务。如何在新一轮大学及学科建设中合理定位并获得发展优势是我校学科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重大命题,是关系到我校在未来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办学资源竞争及优质生源竞争的重大问题。


      三、学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未来五年我校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路:一是分层建设、重点突出,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带动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带动校级特色学科和新兴发展学科的协周运行机制;二是引育并举、优化队伍,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相结合,改进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是彰显特色、培育精品,凝练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产出一批有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四是夯实基础、整合资源,构筑高起点、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五是以人为本、注重质量,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重点学科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六是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将学科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七是锐意进取、创新机制,建立一套适应学校转型发展驱动下学科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基开上述发展思路,我校未来五年学科建设的举措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现代服务业学科群为引领,建设高水平学科。紧盯服务业现代化国家战略,引导入库学科围绕现代服务业凝练学科方向,在宏观运行机制、微观主体行为、行业运行规律与政策以及相关技术支撑等领域展开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鼓励结合湖北实际采取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方式进行深化研究,力争与湖北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和千亿元培育工程实现全面对接,突出重大任务引领对科研成果及学科建设水平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实现学科研究方向和重大研究任务研究的有机统一。


      2.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集聚学科建设优秀人才。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鼓励制度创新,进一步优化师资聘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探索灵活、高效的学术组织的建立和运行机制。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不断深化学科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营造引进人、培养人、用好人、留住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创造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进一步营造引进人、培养人、用好人、留住人的良好氛围,一步创造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进一步打造能够有效支撑学科发展的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高地。着力构建一支以优秀拔尖人才特别是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优秀教师为骨干,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富有团队精神、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队伍。不断优化学科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成绩突出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出国留学深造,拓展教师知识结构,增强学术能力。


      3.统筹整合现有单一功能平台,打造高端学科平台。通过统筹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现有的科研或教学平台功能,充分发挥学科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综合作用,重点加强碳排放权交易湖北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湖北水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平台建设,积极筹建中国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分中心,实现国家级学科平台突破。积极建设湖北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心、湖北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心等省级高端智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政行企合作。


      4.强化校级学科群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商业应用和文化传播与创意产业发展两个校级学科群一并纳入学校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建设项目库管理,构建公平的学科发展竞争机制,给予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环境,鼓励社会学科和管理学科之外的第三个主要学科门类脱颖而出,为建成高水平财经大学创造条件。主动顺应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积极实施政策引导,依据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开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加速推进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在做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5.完善研究生培养和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完善制度,保障导师育人和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招生工作,提高招生质量,发挥学院和导师在招生宣传工作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充分利用网页、APP等各类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和更新各类招生信息,实时开展网上咨询,全方位扩大招生宣传;要深入推进培养机制改革,产学研结合,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推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和审查,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培养单位课程体系优化和评价机制;进一步严格导师队伍建设管理,提升导师教书育人能力,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一责任人作用,对新上岗导师建立严格的学习培训措施,强化岗位责任,提升履职能力。


      6.理顺学科建设责权,创新学科发展机制。构建强有力的举校体制作为推进学科建设根本保障,即形成一个从上至下、分工合理、权责明晰、长效运行的管理体制架构。特别是在两级管理体制下,健全与学校两级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明确学校与学院两级学科建设的责权。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打破院系壁垒,强化院系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职责。不断完善学科群框架体系中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遴选与退出机制,力争法学、统计学省级重点特色(培育)学科升格成为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在政府和学校拨款基础上,鼓励各学科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通过争取科研项目资金、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自筹学科经费;努力提高学科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增强学科造血功能。实施专业硕士点校内预申报制度,强化学科建设与硕士点建设间的有机联系,以达成“良性竞争、动态管理、以评促建、扬优扶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