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

来源: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4-03

  长江商报消息 首日成交量51万吨,签订600亿碳金融授信

  本报记者 周涵 郑玮 通讯员 胡志东 实习生 柯军来

  湖北碳交易试点终于迎来了开市。

  昨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启动。成为继北上广深和天津之后,全国第6个试点的区域。同时,该市场今年碳排放配额总量达到3.24亿吨,共138家企业被纳入配额管理名单,开市后成为中部第一、全国第二、世界第三大碳市场。

  成交量创试点首日新高

  据了解,湖北省碳交易启动首日,碳排放权成交数创下新纪录。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数据显示,首日碳排放权成交数量为510,020吨,超过其他5个试点地区。累计成交金额为10,710,440元,仅次于深圳。最高成交价格为22元/吨,全天收盘价为20元/吨。一度交易价格涨幅达到10%。同时,22家企业成功实现了19笔交易,其中,仅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就完成了4笔交易。

  在此之前,湖北省通过交易中心实行了第一批政府预留配额的公开竞价,最终以20元/吨成交,共转让配额200万吨,成交金额达4000万元。至此,湖北碳交易市场合计实现成交额5071万元。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等。

  签订600亿碳金融授信

  与此同时,运用市场手段和金融工具,也成为我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开场重头戏。

  昨日的启动仪式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共签署总额达600亿元人民币的“低碳产业发展与湖北碳金融中心建设授信协议”。

  对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赵军而言,碳交易市场要真正落实下来就一定需要金融渠道,即搭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碳基金、碳债券来促进碳排放和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等项目开发,而如果算上碳市场交易延伸产品,则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远远不止600亿的资金额。

  现场,浦发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该600亿元包括绿色贷款、鼓励企业增加节能投入,该行预计将看政策走向,进一步加大交易资金,目前该行在全国7家试点城市已经发展了5家,而对于外地出现的交易市场冷清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不在于参与者多少,而在于足够的市场活跃度。

  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试点只是开始,最终的结果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碳减排,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作为中部唯一的试点省份,湖北任重道远。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在会上谈到,“要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而加快建设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中央2014年改革重点工作之一。而目前全国7个试点区域都是相互独立,管理方法不同,分配方式不同,各地的标准也不一致。只有解决了各地的标准和分配方式等不统一的问题,才能建立跨区域的市场。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如果我们在中部地区有几个省,同时一块来做,能够成功的话,建立一个全国的碳市场可能是比较成功的 ”。

  湖北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奋勤也认为,在中部几个省市的基础上,探索区域性交易平台,最后形成全国的统一市场。

  之所以能够建立中部六省的碳交易平台,重要的原因是中部六省的减排潜力和边际减排成本非常相似,产业结构也趋同。从而有利于制定几个省的统一交易规则和交易标准,容易找到一个市场的结合点。同时,中部六省交易的市场潜力很大。如果这一个区域交易性形成,将会对全国碳交易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湖北交易制度“抓大放小、刚柔结合”

  “湖北在中国就是中国在世界的缩影”,这是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环境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教授对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定位。

  齐绍洲认为,制度的灵活性非常重要。从总量刚性出发,湖北省充分考虑了经济增长、节能减排的硬性指标要求,从而预测未来的全社会排放总量以及行业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确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并具有不能更改的刚性特征。同时,这套机制也充分考虑了本省经济增长的需求。为可能的新增投资,确定了既有年度初始配额、新增配额和政府预留三大部分的总量结构。

  在选取企业上,湖北没有与其他地区走一样的路。湖北设置的纳入企业门槛远远高于其他6个省市。“湖北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省,我们首先是平衡高发展和减排的关系”,齐绍洲介绍,之所以这样操作出于多方面考虑。控排企业抓大放小,这样可以是政府操作简便、减少行政管理成本,也能克服基础能力不足,特别是数据基础薄弱的问题。

  目前在全国的碳交易市场,流动性不足是一大难题,湖北在这个问题上有了后发优势。湖北的交易办法中规定,未经交易的剩余配额以及预留的剩余配额予以注销。

  “配额的有效性问题,我们与上海不一样”,齐绍洲表示,湖北是经济高增长的地区,未来的增长不确定性更大。碳排放总量的波动对配额的影响会非常大。与此同时,基础数据工作还相对的薄弱。基于过去和未来存在的不确定性,在配额管理上,年度“清零”是相对合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