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作家一行来校交流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22-07-05

交流会现场


校长方洁致辞


副校长何慧刚主持


江夏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柳长胜致辞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介绍各位作家及主要创作成就


与会师生现场提问


作家们为师生签名赠书


参观楚菜研究院


合影


  本网讯(记者 杨冬丽 严薇 摄影 林涛)7月3日,中国著名作家经院交流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阎晶明、刘醒龙、王剑冰、柳建伟、高亚平、张鸿、李晓东、朱小平、杨海蒂、张子影等著名作家同师生开展交流。江夏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柳长胜陪同,校长方洁出席,副校长何慧刚主持。新闻与传播学院部分教师、各学院学生代表、江夏区作协部分会员及《香港商报》等媒体记者与会。


  方洁致欢迎辞,她通过五个关键词——既老又新、经院现象、厚积薄发、顶天立地、党代会的“一二三四”发展战略来介绍经院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前景。


  方洁指出,对高校而言,文史哲对于学校学科建设起到了基础性和支持性的作用,文学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对广大教师而言,文学素养决定了一个老师和学者的胸襟和情怀,也决定了所从事专业的深度和高度;对学生而言,文学可以加深对世界和自我的感悟,对社会的观察和认知。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介绍各位作家及主要创作成就。他指出到访作家特点鲜明、代表性强且辐射性广,具体介绍了刘醒龙的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柳建伟的小说《英雄时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并介绍其他作家各自特点。


  柳长胜介绍了江夏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并表示,要打造著名作家写江夏、著名画家画江夏的魅力江夏,在新时代助力新成长的文化江夏。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各位作家耐心解答。


  法学2142班虞晓玲提问:“当代青年人如何面对‘丧文化’”,刘醒龙回应说:“年轻一代容易进行情绪的宣泄,年轻人有间接性的悲伤情绪很正常。”他建议,年轻是最好的资本,“丧”只是过眼云烟,重在当下怎样行动,青年要趁年轻多走走看看,去了解基层。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杨帅就“科学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与阎晶明交流。阎晶明认为,在文学创作中,内容为王。他说:“尽管文字写作的方式有很大变化,从过去的笔变为电脑,但是这无非类似于过去的竹简与纸张的区别,钢笔和毛笔的区别。科学技术是一种工具,它为文学艺术插上翅膀,但最主要的是写作的内容。”


  金试2141班王凌峰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剑冰提问:“怎样形成写作灵感?”王剑冰回答:“散文创作尤其离不开感情,离开了情感的文字,是生涩干巴的,就像平面纸没有弹性,没有温度。”他认为,灵感是等来的,面对素材,要积极地等。散文写作要学习爆发力,主动去认识世界,去破解事物,走进内心。


  面对湖北省作协会员龚健康提出的“青年作者怎样提升写作的方法”问题,刘醒龙说:“要让文字在大地上行走,当代年轻人不乏写作的才华,但是写作内容太过同质化,只是文字好看,没有内容。要有系统行走各地的经历,充实情感,扩大情怀。”


  互动环节结束后,作家们为经院学子们签名赠书。虞晓玲表示,很荣幸能参加交流会,自己之前阅读过刘醒龙作家的《如果来日方长》,通过这次交流会,更加认为刘醒龙是一位很和蔼谦逊的作家。王凌峰说:“王剑冰作家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这次交流会对我来说是非常享受的一个过程,与一群特别敬佩的作家们面对面,听着他们侃侃而谈,自己的梦想也在心里闪闪发光!”


  会后,作家们参观了楚菜研究院,楚菜研究院院长邹志平介绍了楚菜文化,一行人共同观看了手擀龙须面、快速西瓜雕刻等精湛技艺,并品鉴了楚菜佳肴。


  作家们对我校组建20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校园文化建设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师生文学素养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