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芷璇: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报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17-02-27

记者 吴敏慧


  人物档案:刘芷璇,商英Q1441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荣获自强之星、五四红旗标兵、三号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一等奖学金、藏龙奖学金获得者,在全国、全省各项比赛中,荣获特等奖等8个奖项。


兴趣为师   点滴积累


  从小就对英语有着浓厚兴趣的刘芷璇,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语专业。由于高中学业繁忙,没时间练口语,她的口语薄弱。为摆脱“哑巴英语”现状,从大一开始,刘芷璇坚持每天晨读,平时生活中和同学们也会用英语交流。


    “充分利用零散时间,让自己充实有成就感。”作为学霸的她偶尔也会有迷茫、困惑,不过她都能想办法解决,或找学长学姐和老师咨询开导。“知道自己的迷茫和不足后,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去解决。”她说。


  刘芷璇养成了坚持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遇到问题主动请教老师,课后也会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学习资源。她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和杂志报刊。


目标明确    踏实前行


  为了将自己发展成为专业型人才,她积极参加专业比赛。大一时,她加入校英语辩论队、校英语演讲队以及校英语口译队提升专业素养。在老师的指导下,在IDEA-WUT中英文辩论赛等比赛中获得多项大奖。


  成绩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课余时间,她要进行发音练习,辩论技巧训练,撰写演讲稿训练等各项训练。准备比赛期间,复述新闻、即兴演讲、观看演讲视频等都是日常训练内容。为做好充分准备,有时候走路,她都在思考着演讲稿。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原本晚上9点钟就结束训练的她们,留了下来继续训练。教学楼熄灯了,老师带着她们在路灯下训练,一步步纠正演讲时的发音、动作、表情等,不厌其烦,直到满意为止。


  虽然准备比赛很辛苦,刘芷璇却一直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最有挑战的是辩论赛,有时会遇到不能理解的辩题,而她和队友则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观点,还要想好如何反驳对方观点。“辩论的时候一定要沉着冷静,思维敏捷,这对知识储备和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挑战。”刘芷璇说。


  每次比赛过程中,她都会查找自身不足,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不管赛果如何,对我来说都是有利的经历,知道失败后如何调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要努力追求卓越。”刘芷璇说。


合理规划     严格要求 


  每一次比赛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管忙碌,刘芷璇却仍然积极参加其他活动,突破自我。大一时,她加入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暑假跟随老师参加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往神农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获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大二上学期,她被选为非洲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技术培训班志愿者,为前来考察学习的非洲市长担任翻译,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我很享受忙的状态,不愿意闲下来,闲下来容易懒散,就会浪费时间。”她每天都把要做的事按重要性罗列下来,安排得有条不紊。


  她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都有明确的规划,大到一个学期的方向,小到一个月、一个星期的目标。如今大三的她,正积极准备考研,她告诉学弟学妹们,大学一定要静下心来看书,建议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有意识的花时间多练习。她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学就是挥洒汗水、勤奋耕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