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百余专家学者共话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北日报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19-01-03

《湖北日报》2019年1月3日第12版


  2018年12月28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暨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九次专题研讨会在湖北经济学院召开。


  会上,历时半年筹备、汇聚国内外经济学高端人才的湖北经济学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正式成立,该院致力于打造具有湖北特色、湖北优势、湖北品牌的国家级智库。


  来自政府各级单位、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共话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张来武

    科技部原副部长、湖北经济学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名誉院长

    长江经济带新时代发展需要六次产业理论


  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既有中国转型的问题,同时也有全球化本身的问题。新时代下长江经济带的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新理论、新思维。首先,在理论上需突破现有创新理论,要从原先线性创新发展到三螺旋创新理论,即从科学、技术、市场三螺旋形成的系统创新模式,创新不能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来设计。第二,在发展思路上要突破工业化思维,以信息经济和梦想经济的发展规律来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从三次经济过渡到六次产业。在信息化社会中,存在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以芯片的出现以及摩尔定律为标志;第二次浪潮是软件的普及;第三次浪潮是内容的革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突破工业化发展的思维惯性和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应以信息化、知识化相适应的发展方式。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在新时代应当率先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背景的第四产业(互联网⊕),发展有巨大潜力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基于科学前沿的创新、基于文化创意的第五产业(文化创意⊕)以及通过系统二次经营和跨产业融合的第六产业,形成区域相互协调的产业高端价值链。


    范恒山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坚持统一规划、协调联动,突出重点、多元结合,保底推进、步步为营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难题在于,一是如何在体现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各省区市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发展、协调联动;二是如何处理好共抓大保护与不搞大开发的关系,在促进生态优化的同时,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坚持统一规划、协调联动,突出重点、多元结合,保底推进、步步为营。一是既要抓“线”,又要抓“块”。着力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使其成为活力巨大的内河经济带,涉及到干线航道和支流体系的系列整治工作。抓好水陆联动,促进各区域板块协调发展。二是既要抓“大”,又要抓“小”。抓现代化经济体系构造、协同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等;抓化工企业搬迁、非法码头整治等事项。三是既要抓“分”,又要抓“统”。注重从各地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大特色经济;统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等。四是既要抓“面”,又要抓“点”。在面上抓东中西互动合作与协调发展,在点上做好功能平台构造和重大工程建设。五是既要抓“硬”,又要抓“软”。解决好基础设施等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制约,特别推进发展体制、管理体制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温兴生

    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湖北自贸试验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作为国家“试验田”、制度创新高地,要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重点应聚焦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三个方面。


  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内陆腹地的自贸试验区,应该在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湖北自贸试验区必须把出发点放在“切实扩大开放、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把着力点放在“探索创新制度安排、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上,把落脚点放在“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上,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是要以市场准入改革为核心,深耕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释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活力;二是要以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夯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基础;三是要以创新创业软环境营造为基础,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激活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优势;四是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建设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优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


    田国强

    湖北经济学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长江经济带需要的是平衡的、充分的、良性的高质量发展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中央认识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作用,主要考虑到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突出,并且关系到国家安全战略。目前,专家们的讨论主要集中树立目标(做什么)和提供决策参考(怎么做)。在确定目标时,要考虑公平性,兼顾多方面,学者更应当思考怎么做。十九大对“新时代”精准定位,在这个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发展应该如何做:第一,长江经济带需要的是平衡的、充分的、良性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考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第二,要处理好短期发展与中长期改革和结构调整间的关系。第三,落实中央的部署,制定好的制度是关键。制度好,好人会更好,坏人会变好;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坏。第四,政府要发挥导向的作用,努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以及适合社会力量发展作用的领域,政府不应过分干预甚至与之争利。第五,需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创新驱动根本上需要依靠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民营经济在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中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 碚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从经济学视角看,高质量发展要靠更具方向自觉性的动力来推动


  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问题提升到一个更顶层、经济学家特别需要思考的问题。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是高质量发展的唯一目标。新时代经济增长会遇到很多复杂问题,特别是资源环境问题。如何发展?是开发还是保护?这就涉及到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权衡问题。


  高质量发展要靠更具方向自觉性的动力来推动。首先,弄清目的和手段的区别。在高速增长的时代,重视手段,由工具理性主导,追求收入、财富、GDP等。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有多重目标,有的目标体现了发展目的,是本真价值,有的目标是发展手段,是工具理性的。其次,高质量发展的手段也要有方向自觉性,不能不择手段。既要发挥个体理性,也要有集体理性。


  集体理性如何形成?第一要确定规则;第二要鼓励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处于目的与手段关系的纠结之中,难以在不同的目标间进行价值权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这个专门研究机构,解决人类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必然遇到的问题。如果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找到办法、思路、政策体系或者一种有效机制来应对,不仅对地区本身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启示。


    焦泰文

    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以“河长制”为抓手,落实长江大保护,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水生态文明的示范流域


  长江经济带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尤为重要。年水资源总量10000亿立方米左右,提供了四亿人口的供水。长江经济带在高速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座谈会上讲到长江“病”得不轻。长江主要病症表现在五点:部分河流污染严重;一些湖库水域严重营养化;水源地的水质保障不足;基础水生面积大幅萎缩,空间格局破碎;水生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目的和手段方面,应以“河长制”为抓手,落实长江大保护。第一,建立统一的长江保护机制,建立统一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考核机制,从国家层面建立体系,自上而下落实长江保护责任。第二,做细做实,强化水资源保护,优化水资源配制。第三,建立水资源管控政策引导、市场调控机制。通过市场手段推进长江流域社会性建设,鼓励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流域水安全的短板,加强流域内城乡建设,加快城市水体整治与农村治理的步伐,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水生态文明的示范流域。


    艾春荣

    湖北经济学院财经高等研究院学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教授

    湖北应在5G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芯片等未来产业上创造先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长江经济带具有区位优势,无论在区位禀赋、创新潜力还是增长潜力方面,均优于中国其他经济地区。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八省市崛起,足可以带领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因此,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艾春荣博士的分析还发现,尽管长江经济带具有整体优势,但区内各地区的禀赋差异大,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例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只有发达地区的四分之一,雄厚的区位科教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并非完全由禀赋差异所致,而是中西部地区采用同质竞争战略造成。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以武汉市为例,其禀赋可比肩上海市,远优于合肥和南昌,而在历史上,武汉市曾经拥有中国领先的制造业、商业,然而武汉市当下的发展处在与合肥、南昌同质竞争的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这与它的禀赋和历史地位极不相称。武汉市自身的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在5G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芯片等未来产业上创造先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丁任重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


  四川是干流大省,且干流支流和源流并存,号称千河之省。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目前四川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水运的发展,二是资源开发,三是促进产业升级,四是实现布局优化。


  当前四川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一是延干流,向上延伸816公里到攀枝花;二是通支流,恢复岷江和沱江通航能力;三是保源流,在源流上要保护生态环境。重要任务有五点:实现金沙江下游通航;推动岷江的航电开发;提升长江干流的通航能力,由目前的三级提升为二级,对沿江港口进行整合,全面提高吞吐能力;加强嘉陵江渠化改造,实现全港的运输通道;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省应将恢复金沙江下游通航能力的规划上报国家,并积极争取将其纳入国家规划。对岷江开发的政策支持,四川省水资源多,可以适当降低水电价格,带动流域经济发展。在四川境内人口密集区的河流开发应“以航为主”。夯实产业发展,探索港、产、路、城协同发展模式。创新港口体制机制。加强与重庆的协调。加强与云南贵州的合作。积极参与整个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合作。


    程必定

    安徽省政府参事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应该成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协调发展尤为关键。第一,明确高质量发展内涵。高质量发展是效益更好、效率更高的发展,以人为本,自然为本,人与人、地与地、人与地全面协调。第二,中部地区应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推进“东中一体”协调发展,走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路。第三,中部地区沿江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应该成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在“十四五”期间,建议国家把四省作为重点省份,这四省应积极探索“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第四,发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组成的“中四角”对长江经济带“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在交通上“四通”,在产业上“四特”,在政策上“四同”,在行动上“四合”,可提升中部发展水平,可拓展东部发展空间。


  在长江经济带,安徽作为中部省份加入长三角,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组成的“中四角”密切合作,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中部地区的落实已取得了成效。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很大,将来需要在全国分多个“板块”协调发展,各个“板块”协调发展,全国的区域就能够协调发展。


    秦尊文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

    长江中游要建设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群,联手打造中国国家经济地理横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沿江三大城市群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能不能结合所在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放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盘棋’中研究提出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新目标新举措?”区域经济学者要努力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要明确三大城市群各自发展目标。长三角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长江中游要建设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群,成渝要培育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


  其次要明确龙头城市的功能定位。上海要发挥对长江流域和全国的带动作用,武汉要发挥对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的带动作用,重庆要发挥对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


  再次要协同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产业集群、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最后要联手打造中国国家经济地理横轴。借鉴美国以纽约、芝加哥为“双核”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横轴”的经验,以上海、武汉、重庆为“三核”形成中国“国家经济地理横轴”,使长江经济带不仅成为中国经济驱动轴,也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张学良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

    将都市圈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第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度量和路径需要有新指标、新数据、新空间。度量高质量发展的新指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营商环境指数、城市消费活力、城市生产活力等;新指标的测度需要新数据,除了传统官方统计数据外,还要有大数据,比如每日高铁客运数据、交通刷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同时还要有新空间,重视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要将都市圈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高质量发展不能一刀切、齐步走,在城市与城市群及经济带之间应该有新突破口——都市圈。都市圈是小尺度、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落脚点。中西部地区很多区域要建成熟的城市群会有一个过程,依托大城市建设跨行政边界的都市圈的可行性更大。


  第三,都市圈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抓手,依托大城市打造都市圈“强核”,发挥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一是加快都市圈空间范围的科学界定;二是推动都市圈的发展规划编制;三是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市场的力量;四是建立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协调机制。


    杨开忠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教授

    打造长江经济带需对接和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作用


  党的十九大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打造现代化长江经济带,建议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崛起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更大力度促进长江经济带内陆地区绿色崛起。


  对接和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要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衔接互动。随着“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长江经济带内陆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还要进一步强化。促进长江经济带内陆地区崛起,打造长江经济带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作用,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利用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做到凡是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政策原则上均应适用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走廊同样既不能以长江水运为主导,也不能以公路运输为主导,而要以多层次的轨道交通为主导,主张打造轨道上的长江经济带。抓住实现“六稳”发展的机遇,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大都市区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和国家骨干铁路组成的长江经济带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


    赵 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江绿色发展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

    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富有创新的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在长江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建立“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联系,把长江的生态红利释放出来,激励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自动守护长江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不能自动转化为金山银山,其间,需要寻找一种微观的转化机制,以此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政策逻辑是,将生态资源进行资产化,将生态产业进行资本化。然后,通过生态的市场化,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可交易的产品。这种微观的转化机制就是在零排放或者许可排放的基础上将长江的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产品,形成绿色产业链,进而发展资本化。比如,湖北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就是典型的生态资本市场化。


  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赢的政策精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富有创新的发展。湖北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一个省份,应该根据“一干两支”的特点制订方案与实施路径,启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