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态】电影中的党史:《我的法兰西岁月》——蕴藉革命激情的岁月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者:张艳伟发布时间:2021-11-21

  前言:电影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利用电影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无疑是有效的教育形式之一。红色电影蕴含着鲜活生动的党史故事,具有格调高雅的艺术感染力。今天,我们开辟“电影中的党史”专栏,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红色电影,以此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我的法兰西岁月》——蕴藉革命激情的岁月


马克思主义学院  范文明



  20世纪20年代,列强骚扰,军阀混战,那时的中国民不聊生。然而,在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文化新思想的感召,一批批爱国青年走上救国拯民道路,赴法勤工俭学就是道路之一,它为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准备了优秀人才资源。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这一时期赴法勤工俭学的佼佼者。


  2004年8月,正值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共青团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广东电信实业(集团)网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媒体拍摄的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探寻了1920年至1925年间邓小平的留法历史足迹。影片以十六岁少年邓希贤满怀热忱,同另外两名青年踏上赴法之旅为开始,讲述邓希贤(后改名邓小平)在困难之际,以自己的毅力和执著,维持了伙伴们的生存希望。同时,邓小平在追求革命的过程中,结识了周恩来、聂荣臻、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等一大批旅法的革命青年。他们一同发起或参与组织了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政府借外债打内战的“拒款斗争”,这一事件,也改变了邓小平的人生命运,从此走上他万死不悔的追随共产主义理想的人生之旅。


  影片剧本创作近两年,编剧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后斥资1100万元,在巴黎拍摄近70%的镜头,力求还原事件主人公的真实岁月。


  该片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说教模式,不但将青春的浪漫激情和崇高的理想信念融为一体,而且将追求信仰的坎坷给予了如诗般的展现(中国日报评)。该片体现着在邓小平心中所蕴藉着的更为深沉的诗情(光明日报评)。因此,影片激发了新时代青年人振兴中华、实现强国之梦的爱国主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