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来源: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2-16

  《光明日报》2月15日 06版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国内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明显,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全国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西部快速发展态势显现。但与此同时,受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生产模式,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低、城市化发展滞后、金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在辉煌成绩的基础上,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真正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要不断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混合经济的所有制融合模式,建立国有、私营、外资包容开放和公平竞争的体制平台。随着各项具体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国有经济和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门槛与退出机制趋于平等,各种经济成分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配以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要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地位,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此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也离不开政府作用的更好发挥,唯有把而这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效率。

  要逐步转变政府职能,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府应该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成为市场服务主体,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加快制定民间投资管理体制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等,切实把经济决策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行业准则,认真清理和规范涉及民间投资的各种税费,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自由竞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分散决策并独立承担经济后果和社会影响。

  金融创新工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金融市场的扩张、金融服务需求的扩大与金融管理体制产生了冲突,金融创新活动开始快速增长。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变,金融机构也不再可能继续通过完善原有的金融产品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因此,金融机构将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开发设计各种层次的衍生品,以及与原有产品相关程度较低的新型金融产品。同时,电子商务和移动网络的全面普及将使得金融创新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向,突出表现在支付结算领域。非金融机构也将成为各类新的金融支付工具创新的主要力量。而伴随金融活动规模的扩大,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长。如何打破金融规模与风险规模同步变动的循环,确保金融安全,凸显了金融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发展多层次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民间投资拓宽融资渠道。要打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垄断,规范并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在合理布局和适度竞争的原则下,有步骤地开放民间资本参与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改造,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制定并完善鼓励民间投资的信贷政策,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基金,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融资。进一步扩大企业及个人投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切实防范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影子银行具有期限错配、高杠杆率的特征,容易受到意外冲击的影响,加剧了金融市场的资产泡沫和风险积聚,极易形成系统性风险。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不少国家都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并在披露机制、注册机制、资本充足率、限制银行自营交易等方面提出了监管要求。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通知》的出台,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体系正式进入公众视线。笔者认为,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势在必行,并且需要注意配合全球经济周期的调整。审慎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有效抑制杠杆率的上升,同时不会导致中国因为高资金成本、流动性收紧而面临剧痛式的去杠杆。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影子银行体系最大的风险集中在已接受监管但跨市场运作的产品风险传播上,因此应着重强化对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产品风险监管的力度。

  提升金融业的创新能力以及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意识。在金融自由化理论下,政府不应对金融业进行过度干预,而应当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使经济主体能够自主地对金额、价格、金融交易的时机和目的作出决定;调整对利率以及汇率的管制,使利率能够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够反映外汇供求,使得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而促进资本利用效率,提高国内储蓄率,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及创新为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奠定了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需要加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意识。国际金融危机究竟为何发生,学者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一般来说,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周期性发展的表现,是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结果,即全球性产能过剩、世界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失衡使然。但是从根源上分析,危机的发生和持续发酵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本质上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的失误和各国缺乏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意识。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促使国际金融体系与秩序进行深刻的变革,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构建新的金融环境的挑战,因此提升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意识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