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六共同、一主线”探索会计专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发布者:晁悦发布时间:2021-07-05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05日 10版)


  2010年我国全日制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 人才培养正式启动。2011年湖北经济学院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项目,次年开始正式招收全日制MPAcc。2013年7月起,湖北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三校成立MPAcc培养联盟,建立定期研讨、资源共享及经验互鉴等一套联盟工作机制,就如何培养全日制MPAcc的实践创新能力开始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六共同、一主线”的MPAcc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范式。


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在开展MPAcc人才培养的初期,学院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首先是会计专硕与学硕培养目标趋同,全国MPAcc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参考性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MPAcc应“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与会计学硕的培养目标定位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MPAcc开始培养之后,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实现MPAcc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而许多任课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方面尚缺乏经验。此外,学院在开展MPAcc教育初期,在全日制会计专硕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缺乏可借鉴的明确路径,尽快探索一条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MPAcc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这一任务迫在眉睫。


  针对存在的问题,湖北经济学院认识到,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刻不容缓。为解决面临的共性问题,学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紧密合作,通过管理理念与制度互鉴、培养环节互融、优质资源共享等措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MPAcc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范式。


探索MPAcc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范式


  一是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培养具有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是MPAcc的培养目标。“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学院坚持问题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强化案例研究与开发,做实案例教学,才能彰显“强实践、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是构建“六个共同”校企协同培养模式。MPAcc实践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其培养需要企业全链条积极参与,校企深度融合势在必行。为此,学院聘请企业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等高管担任行业导师,


  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共同组建研究和指导团队、共同开发与讲授课程、共同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平台、共同参与人才质量评价,践行“六个共同”,实现了MPAcc培养全链条的校企深度融合。


  三是探索以案例研发为主线的培养路径。学院探索并践行了“案例研究与开发—案例教学—案例大赛与专业实践指导—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路径。即教师通过案例研究与开发,提升案例教学能力,加强学生案例大赛与专业实践指导,促进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借助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路径实现了行业导师与校内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相辅相成,推进了教师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螺旋式提升,促进了校企共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四是建立全链条全方位的质量保障机制。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套融“目标导向、过程管理、结果评价”于一体的质量保障机制。2013年以来,三校通过充分调研,反复磋商和实践经验总结,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全链条全方位的质量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跨学科专业高素质教师队伍遴选、培训与考评制度;校内外教师从事课程开发与教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开发、研究生工作站合


  作项目研究、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及学位论文指导及其质量评价制度;学生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专业实习实践等活动及其质量评价制度;促进校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合作共赢长效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等。这些制度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为MPAcc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路径取得累累硕果


  通过管理理念与制度互鉴、培养环节互融、优质资源共享等措施,三校提出并践行了“六共同、一主线”的MPAcc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范式,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育人新理念,构建了“六个共同”校企协同培养新模式,探索了以案例研发为主线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路径,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累累硕果。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迄今为止的七届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中,学院35支队伍进入初赛第二阶段,其中四届5支队伍跻身全国前六强,2支获全国1等奖,1支获全国二等奖,2支获全国三等奖,2014年学院获评MPAcc学生案例大赛组织奖。在2020年“数字经济时代下会计与财务案例大赛”全国决赛中,1支队伍获特等奖。2015年来,共有13篇学位论文获评全国MPAcc优秀学位论文。2014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就业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的占30%,在武汉的占30%;单位主要为银行、证券公司、大型国企、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年均薪酬10万元以上,工作5至8年后80%成为中层管理人员。


  导师案例研发成果丰富。2014年以来,来自学院的51篇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10篇获全国优秀教学案例,2015年和2017年学校分别荣获组织奖;主持完成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指导委员会MPAcc深化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4篇案例在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案例写作大赛中获奖。


  示范引领作用和经验得到推广。2014年来,学院10余人次受邀在全国MPAcc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全国“特需项目”联盟年会和湖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盟年会上介绍MPAcc培养经验;30余人次在全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上进行教学案例开发经验交流;学院先后接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和武汉轻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调研。


  工作站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2014年来学院共建成支撑MPAcc项目的17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工作站合作研究项目的原创性成果被设站单位采纳,帮助设站单位解决了其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在同类单位中得以推广。


  办学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9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 《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湖北经济学院在全国235个会计硕士培养单位中排名第16位,位居前6.8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获评AAPEQ认证A级成员单位。三校合作树立典范,为湖北省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盟成立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