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湖北经济学院五年倾力帮扶鹤峰县枞阳坡村:“穷旮旯”变成最美小康村

来源:湖北日报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20-12-27

消费扶贫物资采购现场装箱


  12月21日,2020年度鹤峰县“最美”评选活动进入县级竞选阶段。太平镇枞阳坡村通过镇级初选,脱颖而出,入选该县9个“最美乡村(社区)”。


  枞阳坡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龚正林激动地说:“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从贫困到小康、再到最美,湖北经济学院对口帮扶功不可没!”


  枞阳坡村地处鹤峰县太平镇西部,是个省级重点贫困村。该村地处偏僻,距鹤峰县城45公里,距太平镇27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全村217户665人,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419人。


  2015年,湖北经济学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派出驻村工作队到枞阳坡村开展精准扶贫。通过5年驻村帮扶,枞阳坡村建起光伏发电、中蜂养殖、银杏叶加工、油茶与青钱柳种植等主导产业,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3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2019年2月,该村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如期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


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温兴生(左一)带队到枞阳坡调研


交通扶贫:“脱贫路”修进大山深处


  盘山公路四通八达,宛如银蛇在山间游弋,蓝瓦特色民居点缀山林,整齐划一的易地搬迁房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漂亮……晴朗冬日,枞阳坡村美景怡人。


  “几年前,村里远远不是这样子,硬化路仅沙三线途经5组和6组,农民运输物资以肩挑背驮为主,产业单一,极大制约着村民增收致富。”湖北经济学院驻枞阳坡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严俊华说。


  2015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帮扶,着力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修通断头路、解决人畜饮水,因地制宜壮大产业,不落下一个贫困户。


  64岁的刘金生是该村建卡贫困户。为脱贫,他与儿子刘先朝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和帮助下,发展养猪产业,2015建起占地60平米的小型养猪场,并利用屋后林地进行放养。当年出栏30头,收入6万余元,很快脱贫。


  养猪让刘金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不过烦心事也接踵而来。有心扩大规模的他,不得不“望路兴叹”——家门口连接通村主干道是自己修的一条简易车道,坡陡、路窄,遇到下雨就是稀泥,车子无法通行。


  “肥猪不容易弄出去,都是找人抬,要花不少工钱。”刘金生说,地里种的农作物,山上打的猪草,都是自己用弯架子背回来的,做梦都想着有一天水泥路通到家门口。


  2016年,刘金生的愿望终于实现。道路硬化后,他心里甜滋滋的,把背了几十年的“弯架子”作为古董收藏起来。“现在好了,车子能开到院坝,方便多了。”


  近4年来,枞阳坡村硬化道路23.6公里,道路入户率99.9%,道路硬化入户率93%。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以前出门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水电入户,连路都硬化到家门口了,还有很多特色产业,就等着我们去挣钱……”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


通往枞阳坡村的弯弯山路


产业扶贫:野茶树变成“摇钱树”


  枞阳坡村国土面积19.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3383亩,耕地面积1203亩。全村植被丰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春暖夏凉,适宜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养殖。


  5年来,湖北经济学院倾力支持枞阳坡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与加工产业,夯实脱贫之基。


  2018年11月,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温兴生带队到枞阳坡村调研,翻山越岭入户走访,偶然发现当地山林中零散生长着许多野生老茶树,却没人管护、采摘。通过调研,温兴生得知:村里的马家二台海拔1800多米,是明清盐茶古道,山高林密,常年云雾缭绕,生长着许多野生茶树,最老的老树兜野茶树有500多年历史。


  调研结束时,温兴生叮嘱驻村干部与枞阳坡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龚正林:“山林里的老树兜野茶树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一定要想办法开发哟!”


  今年开春,枞阳坡村几十户村民在家抗疫,无法外出打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走村串户,动员村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上山采摘野生茶。四组贫困户陈月友等村民积极响应,背着背篓上山采野生茶。茶厂以每斤20元至30元左右的价格,现金收购野生茶鲜叶,统一加工成“老树兜”野生茶。截至6月底,销售茶叶收入24万余元。


  今年学校积极参与筹措资金,兴建茶叶加工厂,利用帮扶配套资金购买茶叶加工设备,引导村民加大荒野茶管护力度,动员村民种植名优茶苗,打好荒山老树兜茶、名优茶发展的组合拳,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经过5年的发展,枞阳坡村主导产业逐步壮大。光伏发电收益稳定,银杏叶加工厂经营良好。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稳定在10万元以上。


深山野生茶


消费扶贫:“经院直通车”对接小山村


  “实在是太感谢驻村工作队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辛辛苦苦种的土豆还不知道该怎么卖出去,尤其是今年有疫情和暴雨的双重冲击。”说起湖北经济学院驻村工作队,村民李维玉伸出大拇指,做出了“点赞”的手势。


  今年6月底,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湖北经济学院从枞阳坡村集中采购了20000多斤土豆,其中李维玉一户就卖出1750斤,收益达2100多元。


  为帮助枞阳坡村解决农产品“上不来”、物流“下不去”、电商人才“跟不上”的产业发展难题,湖北经济学院开通“消费扶贫直通车”,发动全校教职工集中采购枞阳坡村农特产品。近几年,湖北经济学院利用“年货节”和“新农会”,通过分阶段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采购蜂蜜、茶叶、腊肉、土豆等农产品200余万元,用于教职工福利,同时组织老师、校友线上帮助销售10余万元产品,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脱贫摘帽之后的枞阳坡村,风景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乡村振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让全村的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湖北经济学院驻枞阳坡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严俊华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黎海滨 通讯员 朱磊 汪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