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文史】湖北经济学院组建、搬迁记

来源:《洪山文史》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18-04-22

撰稿人:张  军


  汤逊湖畔,藏龙岛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十五年前,这里还是梁山头村的自然村落,偏僻而宁静,如今这里却已成为一所容纳三万余人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遥想十五年前,这里的师生分处于东湖之滨、黄鹤楼下、洪山山麓,三个校区,杂居闹市,总面积仅有357亩,本科专业仅有6个,教授职称算上退休的也仅有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全校仅6人,学生规模虽有12000余人,但局促三地,空间狭隘。条件简陋,资源紧缺,品牌不亮,“黄牌高悬”,成了这所学府上上下下考虑的头等大事。


  十五年过去了,三校区保留了家属区,置换了240亩教学区,建起了新校区,一所崭新的大学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了:但见2200亩的校园内,大道如练,小径通幽,串起了教学区、住宿区,连上了办公区,生活区。绿荫丛中,楼舍成列;生态林里,百鸟啾鸣。积思河上,图书馆倒影其中;丹桂路旁,春樱秋桂,引无数学子驻足流连。八角亭前,勤人坡下,无论是沐着霞光,亦或是染着斜阳,经过的人都能看到或坐或卧或走动的身影,听到或吟或咏或朗诵的读书声。运动场上,体育馆里,别说平日里常见龙腾虎跃之影,即便是夜幕降临,那里也多有锻炼的人。


  十五年里,她的课程已建成从省级精品、优质到校级精品、优质的系列工程;专业已扩展到60个,形成从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到校级重点专业“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学科已经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代服务业学科群被评为省级特色学科群,财政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法学、统计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她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历年远高于同批次录取线,现有33个专业,进入一本招生,跨入省内高校的第一方阵;她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特色竞赛中屡获佳绩。


  十五年来,她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蓄积贤才,师资力量日渐雄厚。在她的930名任课教师中,有教授120人,主干学科博士教师比例近60%。近来台籍博士的大量引进,留学海外人才的不断加入,更使其师资队伍学缘日优,地缘日广。他们之中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产业教授;有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的专家;有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经院名师、全国烹饪大师。银汉迢迢,星辉如炬,这些名师正以其智慧,开启青年学子的人生之旅,以其学识,滋润青年学子的漫漫前程。


  她,就是人称“经院”的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这所在中国大学名录中上榜不久的高校,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在短短十五年时间里挺进到湖北高校“一本”方阵的呢?本文拟从如下几个方面以作概述,限于篇幅,文中的下限时间暂写到学校搬迁至新校区为止,以通过这个个案见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见证湖北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创新精神。


  一、应运而生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全面改革的时期,这场改革从部委管理的高校入手。1992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1993年3月,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这两项行动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展开,也标志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批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将打破单一的部委管高校的隶属关系,加强地方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而1998年1月,主管教育的李岚清副总理在扬州召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提出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则拉开了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而开启的高校合并的大幕。


  湖北经济学院就是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002年3月4日,教育部函复(教发函【2002】27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湖北经济学院。函云:“1、湖北经济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应逐步过渡到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2、学校由你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你省统筹解决;3、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7000;4、学校本科专业的增设问题,按我部有关规定办理。今年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不应超过6个;5、你省要确保落实新校园1000亩土地的划拨工作,并在“十五”期间,确保落实省财政对学校增加投入6000万元的承诺。”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商专”)始建于1907年,其前身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金专”)的前身为1948年创办的中州农民银行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计干院”)成立于1984年,1996年开始举办本专科教育。可以说,这三校是从洋务运动的“自强”“自立”口号声中走来,从解放战争的炮声中走来,从改革开放的大潮声中走来。现在,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风云中,它们聚溪成河,汇成了一股激流,涌入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海。


  9月25日,湖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在原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召开原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三校中层干部大会,代表湖北省委正式宣布上述三校合并组建为湖北经济学院的决定,同时宣布湖北经济学院领导班子组成成员名单。


  中共湖北经济学院委员会成员:

  书记:周元武

  副书记:郑慎德  张培杞

  委员:许建国 张奋勤 吴少新 柯美录 梁前德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副院长:

  院长:许建国

  副院长:张奋勤 吴少新 柯美录 梁前德 


  一所新生的本科院校就此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二、合校合心


  在行政部门的主导下,三校合并了,形式上已成了一所本科院校,但实质上是否能做到了合校合心呢?这是很多人、特别是三校原有教职工的共同担忧,因为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有不少合校成功的范例,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也有更多合而难同、和而心离、合掉特色、合掉机遇的反面事例,大家的担心是现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对于新上任的学校领导班子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他们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出发,从校情入手,积极而稳妥地梳理、推进合校合力的工作思路。


  9月25日,也就是学校领导班子宣布成立的当天,学校第一次党委会议决定,为实现平稳过渡,学校成立“湖北经济学院过渡期工作专班”,以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院外有关信息,规划机构编制、学科专业、基本建设及总体发展方案。过渡时期,原有三校区分别被命名为东湖校区、洪山校区、武昌校区,各校区原有机构、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既定的工作计划至2002年底基本不变,以确保多项工作正常运行。


  这当然是一种稳妥的渐进的过渡办法,而这又恰恰给湖北经济学院领导班子思考“合心”留下了宝贵的缓冲期。


  12月19日,学校在洪山校区大礼堂第一次展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校长许建国在会上发表了《抓住机遇,合校合心,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而努力》的讲话,校党委书记周元武提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教学、统一财务”的五统一目标,大力推进学校实质性融合。


  但如何推进这种实质性融合呢?


  干部选配是关键,校党委先从机构设置、干部遴选入手,审慎地处理这一问题。


  12月25日,学校党委印发《机构设置方案》(鄂经院党发[2002]7号)、《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暂行办法》(鄂经院党委发[2002]9号)、《中层领导职位说明书》(鄂经院党发[2002]10号),开始启动机构设置、干部遴选工作。


  机构设置可以参照其他高校进行,困难不大,难的是干部遴选。2003年元月初,学校党委为干部选配问题多次召开会议,但多次不得结果,原因何在?很明显,合并后,三校区原有的中层干部多了,一些人在新设置的机构中将会落选或暂时待岗。而主要由原校区党政领导组成的学校现任领导班子,出于情感和了解、熟悉的情况等方面考虑,当然希望更多地任用本校区的原任中层干部,而现实是僧多粥少,致使多次党委会议议而难决。一个多星期后,这道难题终于在一次党委会议上得以破解。在这次党委会上,几位党委成员郑慎德、张培杞、张奋勤、吴少新等从合校现实和学校发展的大局考虑,也从体谅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难处出发,一致授权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拟订一份中层干部选拔方案,提交下一次党委会研究通过。这样,中层干部安排问题就简单多了。


  2003年元月上旬,校党委宣布了学校机构设置方案,其中,党政管理机构18个,群团机构2个,教学机构12个,直属机构11个,后勤服务机构3个。14日下午,在东湖校区报告厅召开全校副高职及副处以上职工大会,宣布学校各机构负责人任命决定,包括吴显富、漆腊应、王少平、林三洲等四位校长助理在内的150人走上了新的中层干部岗位。


  收入分配是职工关心的核心问题,合校前,三校教职工之间的收入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其中,原金专的收入要比原商专高很多。如果按照原商专的标准统一全校收入,原金专和原计干院教职工的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最后的方案是,参照原计干院的中等收入水平统一全校分配,并给予原金专教职工为期一年的收入调整过渡期。在这方面,原金专的同志做出了较大的利益牺牲,表现了很强的大局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原三校离退休老同志所作的牺牲最大,他们对学校班子所做决定的理解、宽容、以及对学校未来寄予的深切希望令人感动。


  五“统一”的要求中,“统一规划”当是合校合心的战略问题,因为最终要将全校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一个步调上来,靠的就是这种统一的战略规划。


  合并之初,学校党委即全面、理性地分析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态势,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学校实情和办学优势,得出了在强校如林的中国高等学校中,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找出学校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开拓学校的发展空间。


  但到底这个定位、特色、空间在哪里呢?学校党委走民主办学之路,将这些事关学校发展的战略问题交由全校教职工讨论。经过近三年的“大讨论”,全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上达成了如下共识∶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能解决问题的创业者、实业家、白领层。后来校长许建国将它进一步归结为“两有三实”目标-------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践、实干、实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实行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近期发展目标∶将学校建成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财经大学。


  中长期发展战略∶入主流、办特色、高起点发展。


  治校方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改革活校、从严治校。


  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一下子聚拢了全校的精气神,全校教职工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也豁然亮堂了起来,干劲也跟着鼓了起来。


  2003年4月下旬,学校门户网站正式对外开通,学校有了一个以现代传媒手段对外宣传的窗口。当月下旬,学校教务处对三个校区所有班级进行统一编号,以专业名称和5位数字确定班号。这是三校合并后统一教学管理的重要一步。


  5月中旬,学校三个校区的图书馆实行了现刊、报纸资料共阅,学生可以凭借阅证,到任何一个校区图书馆现刊、报纸阅览室查阅资料。这是三校合并后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


  9月初,学校对外发布校徽标识。校徽为引吭高歌的凤凰形状。


  而从这一年3月开始蔓延全国的“非典”也影响到了湖北经济学院。为抗击“非典”,新生的湖北经济学院在党委书记周元武、校长许建国的领导下,动员全校力量,上下一心,严密监控疫情病情,终使没有因“非典”而出现非正常死亡事故,且在共同的紧张的战斗中,增强了全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引才养才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八十多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那句“大楼与大师”的话,今天常常常成为人们认识大学的经典之言。作为在教育管理部门或在高校工作几十年的经院党政领导们,自然深知梅先生这句话的内涵与重要,但如何才能造就名师或“大师”呢?


  2003年6月,学校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的实施办法》,规定学校将以优厚待遇和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引进的主要对象包括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紧缺专业的副教授、博士(含博士后)、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这个《办法》的颁布,开启了经院广纳人才的大门。


  一是招徕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在这期间,校长许建国、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柯美录带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上北京,到上海,进成都,跑西安,凡有大型人才招聘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到2007年,学校已引进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53人。如今,这批教授和博士大多已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


  二是“柔性”引进知名学者。从2005年开始,学校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采取“户口不迁,关系不转”的柔性方式,引进了8位国内重点大学的知名教授,担任二级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和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的周茂荣、徐德宽教授,中南财经大学的朱新蓉、李大明教授等就是这时候走入湖北经济学院的。此外,3位知名海外华人学者还被学校聘为专业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这批知名学者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很快通过“搭建学术平台,凝炼学术方向,汇聚学术团队”,实现了学校几个主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盘活存量,加大在职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此,学校对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和参加国内外进修的教师,给予了博士津贴、报销学费和计算校内教学工作量等优惠政策。结果,在2003——2007年的五年时间里,全校有136名中青年教师考取了博士,209人考取了硕士;有74名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有48名教师到国外高校访问;有10多名中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


  为留住各路人才,学校竭尽所能,在工作、生活上为他们创造条件。学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为引进的博士和优秀人才加盖了两栋,共计192套的青年教师大楼;为解决中青年教师子女就近入学的问题,学校在市内原计干院、商专、金专老校区,改建了一批学区周转房;对于学校急需的“三高人才”,学校还在配偶安置、子女就业、科研经费配套等方面予以照顾。


  栖凤须梧桐,留人凭感情,养人靠条件。经院虽然组建不久,基础条件也不完善,但凭着求才若渴的真诚态度,凭着尽其所能创造出的工作氛围,硬是将一大批优秀人才收纳到了自己的旗下。现在,这支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正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四、建设新区


  经院组建之初,办学空间的不足和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高校人均占地面积至少为0.1亩,而合并组建的当年,经院在校本专科学生为12139人,三校区占地面积却只有357.7亩,人均不足0.03亩。且三校区分散办学,教师们每天要在拥堵的市区来回奔波,耗费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力成本巨大,管理难度也大。为此,学校时刻面临着“黄牌高悬,生死攸关”的考验。这一切,都迫使新上任的经院领导班子要另觅新区,为学校未来发展奠立新基。


    2002年10月,学校党委决定择地的原则是∶傍山或近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地处市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后,在武汉市规划局、江夏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最终在江夏区汤逊湖畔的5处地段中,选定了藏龙岛科技园区梁山头村,规划用地面积2183亩。


    2002年11月15日,也就是合并组建后的第50天,学校与江夏区国土资源管理局签署了关于学校新校区征用2183亩建设用地的《委托征地包干协议书》,与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了新校区2183亩建设用地征用的《项目协议书》。


  学校的组建及建设新校区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2年10月9日,湖北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建立省委常委和分管副省长联系高校的制度(鄂办文[2002]49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分工负责湖北经济学院的工作联系。


  这之后,周副省长、教育厅路刚厅长、省财政厅罗辉厅长、省委省政府的其他领导,如张昌尔、邓道坤、郭生练、刘友凡,及人事厅翟天山厅长,温兴生副厅长等及武汉市财政局、地税局领导先后多次到学校考察工作,解决学校的实际困难,为学校的发展尤其是为学校新校区建设提出指导意见,给予真切的帮助。


  省市的帮助是重要的,但经院的建设更主要的还得靠自己,靠经院人的智慧与能力。据当时初步匡算,新校区的静态投资额不低于14亿元,而经院此时的经济状况怎样呢?一是三校合并时能运转的经费仅只1500万元;二是省级财政厅正处于解决县区“欠发工资”的艰难时期,不可能给予学校太多的财政支持。那建设新校区的资金从何而来呢?


  按照校长许建国的说法是“向体制创新要钱!”。他是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在新校区建设急需用钱之时,他打破思想框框,向党委提出向银行借贷的办法来筹集建校经费。但借钱过日子在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还难以接受,不少教职工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了担忧。对此,学校党委高校重视,决定启动重大问题民主决策机制,于2003年8月在鄂州凤凰山召开了以“负债建设新校区可行性”为主题的学校发展研讨会,参会人员除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外,还有部分教师和离退休老同志。会上,大家分析、讨论了新校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含义,深入讨论了负债建校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也初步研究了化解债务风险的办法和措施。十五年后,校长许建国在他的长篇回忆文章《光荣与梦想》中谈及这次会议的意义时,依然豪情满怀地说∶“这次成果丰硕的鄂州会议,应当载入学校发展史册,它统一了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坚定了加快建设新校区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奋力推进学校‘入主流、办特色、高起点发展’的高昂热情”。


  向上级争取财政支持仍是筹集新校区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学校自然不会放过。2003年4、5月间,正是“非典”肆虐全国之时,北京是重灾区,许多部委的办公楼都人去楼空,但这时也恰是省部共建资金“定盘子”的时候。三校合并时,金专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学校,下放到地方后,为省部共建单位,因而每年有一定的省部共建资金。很显然,在目前现行机制下,当面或不当面向主管机关反映情况,其效果往往是有较大差别的。在“非典”横行的情况下,去不去北京呢?校长许建国毫不犹豫地带着财务处长高腊生,校办副主任陈军乘车到了北京,此时许建国因左腿扭伤,还拄着拐杖。下车后,他们来到部委大楼,经过一道道严密的防疫安全检查,走进空荡、“阴森”的部委大楼,整个楼道上只听见有节奏的拐杖敲地声和他们的脚步声!最终,他们带着收获回到了学校。


  2003年9月19日,在一阵鞭炮声中,学校在藏龙岛科技园区隆重举行了新校区建设开工仪式。


  一年之后,经过建设者们的辛勤劳动,湖北经济学院新校区的30万平方米的建筑、3.5公里的主干道建设基本完成,经院人以她的坚韧和奉献、开拓精神,在一片湖滩荒土上以“经院速度”建起了一个崭新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2004年8月中旬至9月13日,学校以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万名学生入住新校区的浩大搬迁工程。


  9月28日,恰值中秋月圆之时,经院人以一场活力四射、激昂奋进的文艺晚会很好地诠释了他们的校园精神,它在追寻他们的风雨之路的过程中,也昭示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经院的未来。


                      全文转自《洪山文史》第24期(2017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