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办一流的高校,必须办一流的本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基本共识。我校2002年合并组建伊始,就坚持“以本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合格本科院校。2021年,学校强调更加聚焦聚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逐步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为回望过去,宣示未来,今起在学校网站和公众号开辟“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纪实”专栏,对我校积极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介绍,生动展现”三有三实“人才培养实践,激励广大师生以更大的努力和担当奋进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新征程。
教师站在讲台上授课,似乎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教师站在讲台,代表着一种知识上的权威,甚至于在传统的观念中,“守好三尺讲台”,是“七分本分,三分荣耀”。
近日,记者在思政课堂上,却发现了不一样的场景。老师走在学生当中,一边给学生讲解授课内容,一边与学生交流。老师在讲述完知识点后,也会停下来问学生“听懂了吗?”“还有谁不懂的请举手。”一位害羞的学生悄悄伸了一下手又很快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发现了,走上前俯下身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待听清楚问题后,耐心地给这位学生又讲了一遍。
课堂之变
教师为什么要走下讲台?这种变化同学们适应吗?这种变化又给教师们提了哪些新要求?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不同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的代保平老师认为,教师走下讲台,首先改变的是师生课堂的物理空间。走下讲台,靠近学生,更能捕捉学生对教师授课的瞬间回应,即时作出教学讲述反馈。走下讲台,靠近学生,也是一种隐形的课堂管理,学生关注教师的眼神更多,教师所到之处,耳机摘下了,手机放下了,学生课堂的专注度提高了。”
代保平说:“这种变化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对于教学内容要烂熟于心,也要增加教学设计,面对学生提问和临场的反应也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现挂’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范文明老师说:“站在学生中间讲课,一是拉近了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对话;二是可以同学生产生更多语言、眼神、面部表情的沟通,这些沟通能让教师感知学生对自己授课内容的反应,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三是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跟同学们互动多了,他们走神、开小差就少了。”
范文明说:“站在学生中间后,对自己课堂的要求更加高了。一是教态要更加自信、自然和亲切,才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二是语言要更加准确生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语言魅力;三是授课内容要更加贴切精炼,授课节奏更加有序紧凑。讲台上授课,自己感觉像演奏家,做好自己的本分,走到学生身边以后,自己更像一位指挥家,调度着整个课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吕斐宜老师在访谈时说到,教师走下讲台,这几步的移动,带来的是教学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给“刚”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柔”的成分。教师在讲台,学生只能抬头仰望,讲台将师生隔离开来,情感的距离也由此产生。思政课的其中一个特性是呼唤与学生“心理”和“心灵”层面的对话。教师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靠近了学生,贴近了学生的心,产生了心与心的联结。学生感受到温度,教师的言行就会如春风化雨进入学生心灵,影响和改变着学生。
从学生来看,教师走下讲台,也给课堂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的体验。
农银2241班林佳泓认为,走下讲台后,教师与同学们的互动,让偏理论的课堂焕发了不一样的光彩,不仅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也让课堂从“一言堂”变成了师生一起探讨、共同学习进步的地方。
经济2143班学生龚星月说:“教师走到学生身边,拉进的不仅仅是课桌与讲台的距离,改变了同学们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普通认知,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探索欲。知识的碰撞没有空间的束缚,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有距离的隔阂。”
公管2141班陈锦松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输入和接受的关系,亦师亦友才是师生之间该有的常态。教师走下课堂,既能拉进双方的关系,也能促进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老师能够做到教书不止步于讲台,我们学生也应该走出书本的框架,主动联系实际,将自己的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多参与社会调研,多深入基层观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
理念之变
教师走下讲台,与其说是一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不如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变革。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学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更加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海涛在采访中提到,新时代对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的心里。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学院对全体老师实现“三个一”的标配,即“一支翻页笔、一个U盘、一个麦克风”,方便老师摆脱讲台的限制和约束。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身边,与学生交流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院在教学上致力于理念重构、流程再造、空间延展、要素融合,凝练成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课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老师何以能走下讲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继伟认为,技术进步对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过去,我们要求教师守住三尺讲台,所有课堂设计都以教师的讲台为中心,教师们要在讲台上放置教材和讲义等教学资料,并随时要转身在黑板上板书。后来,教学中普及了多媒体,老师们上课板书量大为减少,但需要在多媒体操作台前用鼠标或键盘操作课件,因此,教师们的活动集中于多媒体操作台,相应的扩音设备也集中于多媒体操作台附近。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倡导教师用课件翻页笔,教务部门在有条件的教室优化扩音设备的布局,使在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能达到一样的声音效果。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教师摆脱对讲台和多媒体操作台的依赖,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走下讲台后,教师们还要走进社会大课堂。代保平等老师承担了5期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的录制,立足于荆楚大地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学院多年来连续组织老师深入到火热的社会大课堂中讲好思政课,打造“行走的课堂”,通过社会调查、挂职实习、志愿服务、参观学习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动,以教学促学院发展,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过去三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获全国高校首届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1项、第二届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高校首届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3项。教学研究项目获批系列课题,学院教师获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3项,立项数并列全国第一。
让教师走下讲台的意义何在?教务处处长戴化勇认为,这是一种观念上的重构,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看似简单的现象,其背后有很多问题可以探讨。”在谈及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时,戴化勇强调,不仅仅是教室的整个空间应该成为教师的讲台,教师的讲台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向网络空间延展、向社会大课堂延深。“我们的教学在那里,教师的讲台就在哪里,我们的学生在哪里,教师的讲台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