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为流浪儿童带去希望——我校“大手拉小手,爱心伴你走”志愿服务项目综述

来源: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4-10

  编者按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引领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高校是社会思想的晴雨表,是人才汇聚和培养的高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神圣使命。本网将陆续推出学校师生典型,树立身边榜样,引领师生将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和共同习惯,使每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我校“大手拉小手,爱心伴你走”志愿服务项目源于2009年湖北团省委的“情系湖北”系列项目,于同年6月正式在原社会科学系(现“法学院”)授牌启动。5年来先后开展了“流浪儿童进校园”活动、暑期实践支教活动、“心理调适和归属感营造”、“懂礼貌、讲文明”和“自信之旅”等各色主题的小组活动,发展了多个个案,为众多流浪儿童建立档案,撰写发表多篇论文。该项目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坚持以专业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运用多样化的专业技能,因材施教,对于流浪儿童给以人性关爱,以孩子们乐于接受、感到快乐的方式,促进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重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大手拉小手,爱心伴你走”志愿服务项目区别于其他常规的志愿服务的最大特点是一批批社会科工作专业志愿者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以多样化的专业手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及行为矫治,以“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帮助特殊儿童自信、自立、自助。该项目是将志愿服务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成功案例,标志着我校志愿服务朝着项目化、基地化和常态化方向发展。

  一、特殊的服务对象

  “大手拉小手,爱心伴你走”志愿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短暂停留在救助站,以及长期滞留在救助站的孩子们。

  短暂滞留的孩子主要是由于被人拐卖、欺骗至外地,不能归家,或者打工或者其他原因外出,而出现意外不能归家的孩子,救助站会负责找到他们家,将其送回家乡。然而这些孩子在经历变故之后,对周围的人充满不信任感,排斥别人进入内心世界。

  长期滞留在救助站的孩子一般有两种,一是因为生理缺陷被故意遗弃的,有身体残障的,有身患重病的,有智力残障的。二是意外走失,又因为年龄太小,或者残疾等原因却找不到家的,这些孩子都需要爱,需要关怀。

  二、特别而又专业的活动项目

  (一)流浪儿童校园行活动

  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和理念,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同时呼吁、号召更多的人来参与到关爱流浪儿童的队伍中。流浪儿童进高校,目的是让这些孩子了解大学的氛围、环境,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该项活动于2009年4月启动,每个学期定期举办,每次活动经过至少为期一个月的详细准备,活动顺利的开展,效果很好,活动有武汉市救助管理站领导、校领导、救助站儿童、社会工作专业青年志愿者等参加,活动由九个流程组成,内容丰富,最令人感动的是流浪儿童与志愿者同唱《感恩的心》,现场气氛到达最高点。

  (二)志愿者救助站暑期支教活动

  每年暑假,都会有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志愿者到武汉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进行为期15—30天的支教活动,此项目至今已持续5年,今年也将于7月中旬继续开展。每批队员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实践前都经过严格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队员都具有较好的社会工作的伦理与道德,富有爱心、耐心等,能更好地与实践服务对象——流浪儿童交流、接触,为其提供帮助。

在武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进行支教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未保中心的流浪儿童能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学习基础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丰富课外生活,并缓解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暑期实践活动主要由支教、小组活动和一对一辅导三部分组成。支教教学内容主要由有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生命教育、自然等;周末主要进行小组活动,活动主题有破冰活动、心理调适与归属感的营造、行为矫治、潜能开发等等;而在课堂上课的同时,每一个志愿者一对一的帮扶一个孩子,进行心理和行为上矫治,这些活动都效果显著,救助站儿童情况明显发生了变化。

  (三)心理调适与归属感的营造等系列主题小组活动

  社会工作专业青年志愿者,每学期都会前往武汉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展“心理调适和归属感营造”、“懂礼貌、讲文明”和“自信之旅”等各色主题的小组活动2-3次。

  活动主要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部分。前期,针对滞留在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的孩子进行需求评估,了解其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活动策划。中期,根据策划开展活动,所有志愿者实践前都经过严格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一次次活动中增进志愿者与流浪儿童之间的了解,同时也帮助流浪儿童克服对他人的恐惧与排斥,在一个相对融洽的环境下认识到帮助他人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游戏、视频、角色扮演等各种形式吸引对流浪儿童,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不断增进志愿者和流浪儿童间的交流,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通过心理辅导提高流浪儿童的自信心,在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提升他们对社会及他人的信任感,最后引导流浪儿童正确看待社会,学会感恩。

  (四)社工专业的个案工作

  社工专业的个案工作的引入为社会救助进行开展流浪儿童的教学和心理辅导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应用到平时的实践中,为解决流浪儿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次,两个来自安徽的孩子面对救助站的工作,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透漏任何消息。然而经过专业社工一对一的个案访谈,两个孩子终于将其经历讲出,使救助站工作人员顺利找到其家人,顺利将他们送回。

  同时,流浪儿童档案的建立及做好流浪儿童成长记录,为以后开展活动参与的志愿者提供流浪儿童基本情况的参考资料,为后期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环节设计和缩短交流花费的时间。

  三、活动效果

  (一)用爱心为流浪儿童带去温暖

  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充满爱心的服务者,大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与流浪儿童同吃同住,用耐心去聆听他们的心声,用爱心给他们温暖。

  1.面对自闭症儿童,坚持不懈。在服务对象中,经常出现自闭症儿童,他们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对外界充耳不闻。而队员每天对着他讲故事,讲心理话,教他道理,主动陪他玩耍,在一直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也曾灰心沮丧,但是,每一次都在新的一天打起精神,继续微笑面对孩子,继续陪他,直到打开孩子的心扉。

  2.不怕脏,不怕累,一颗宽容的心。非常多的流浪儿童对于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都是不正确的,有的习惯将粪便拉在地上,再用手将粪便赶入粪池;有的见到女生就喜欢扑上来;有的会当着人的面,随处小便;甚至还有的会有些小偷小摸的习惯,志愿者不怕脏不怕累,信心的教导孩子们正确的行为规范,面对孩子不分善恶的坏举动,志愿者没有气愤,只有更细心、更耐心的教导。

  3.孩子主动认志愿者为妈妈。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用心去对每一个孩子好,虽然一开始会得不到回应,甚至被孩子们淘气使坏,但是孩子们是有感觉的,能认识到真心对他们好的人。往往到最后,志愿服务活动结束了,志愿者们也与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红着眼眶,不愿志愿者们离去,还有小孩感动于队员的付出,主动认队员做妈妈。

  (二)用专业为流浪儿童带去希望

  志愿者除了有爱心、耐心、细心等品质,更重要的是拥有专业的价值观、伦理和理念以及专业的技能。大家虽然同情每一位流浪儿童的遭遇,但是不会过分溺爱孩子,而是教孩子们明对错,分善恶。“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志愿者们用专业的方法,配合救助站的规划,帮助每一位流浪儿童自信、自立、自助。

  1.“哑巴”开口说话了。曾经服务的一位小孩,救助工人表示她不会笑,不会说话,疑似自闭症,但是经过队员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小女孩会和大家交流,会做自我介绍,会主动参与活动了,救助站工作人员对此表示非常惊讶,声称“你们把冰山融化了”。

  2.找到工作,重新人生。“大手拉小手,爱心伴你走”志愿服务项目的各个活动都是与救助站的规划相配合的,努力为特殊儿童的长远将来考虑。所以,除了基本生活教育,道理教育外,还有技能教育,志愿者们努力找寻适合孩子的技能,比如十字绣、美术等等。在志愿者和救助站的共同努力,终于有一个人成功找到工作,就业,并学会感恩救助站,回报社会。

  (三)用行动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当前我国流浪儿童问题严重,救助机构不足,救助职能不清,导致救助体系不健全。大量的流浪儿童在一个个救助机构中流窜,流浪儿童遣返率不断增高的同时,流浪儿童数量却不见减少。如果社工能从个案、小组、社区三方面结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对社会稳定将具有重大意义。

  (四)爱心之火薪火相传

  每一届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有的已经毕业,有的没有参与暑期实践了,但是仍然与孩子们保持密切联系,在周末时间去探望孩子们,志愿者与孩子们、与救助站的关系已经超越了项目,“大手拉小手,爱心伴你走”志愿服务项目在每个志愿者心中不断传承。“大手拉小手,爱心伴你走”志愿服务项目从2009启动至今,已经传承了5年,今后还会继续传承下去,不断努力,将活动的范围扩大,加深活动深度,将这爱心之火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