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关注身边风景 告别“自然缺失症” 老师让学生放下手机学“发呆”

来源:楚天都市报发布者:晁悦发布时间:2022-11-22


《楚天都市报》2022年11月22日 第A22版


潘淑兰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调研校园环保状况


  楚天都市报讯 学会发呆竟是高校学生的作业内容——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潘淑兰开设的《环境教育与伦理》课,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花两个30分钟观察校园,在慢观察中记录真实体验。


  “电子时代,我们都习惯低头刷手机,与自然处于逐渐割裂的状态,或多或少都患上了‘自然缺失症’”。致力于自然教育的潘淑兰说,告别“自然缺失症”得先从关注我们身边的风景开始。


 潘淑兰长期研究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规划与设计、自然教育、自然教育课程设计与评量、环境素养等。她说,选择环境教育为学为业,可能与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关,“那时我住在一个美丽淳朴的村子里,常和小伙伴到小树林玩,到小溪边抓鱼,可是后来那片树林不见了,美好的童年记忆变得无处安放。环境破坏了就回不来了,所以面对自然,我一直有着急切的心情,必须早点行动,才能把它们保护好留给下一代。”


  《环境教育与伦理》课便源自这一背景,因为“环境保护并不只是环保专家的事,而是每个人的责任”。在课程中,潘淑兰告诉学生,环境教育有觉知、知识、态度诸多层面,但最重要的是环境行动,“比如眼下正值金秋,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学生们对此很少感同身受。电子时代,我们都和大自然太过疏远。想爱护自然,请先从身边的风景开始,先学会感受身边自然的变化,才有可能涉及更大的环境议题。”


  潘淑兰因此布置了“发呆作业”,让学生不带手机或把手机关机、静音,选择户外一处固定角落,每周坚持观察景色变化,分四周完成。“前几周,我们都反馈好无聊,到后来,大家的感受越来越丰富,看到了鸟群从头顶飞过,也看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学生们说。


  在通过慢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后,一份特别的期末作业诞生了。学生们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份“校园绿色生活调查报告”,选题包括光盘行动、快递包装、低碳饮食、节能省电等。报告内容包括详细真实的数据、资源浪费的情况及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年学校内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生产1000辆汽车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学校5栋教学楼一年浪费的电费超过10万元;每年校园浪费的食物能填满10个教室……原来我们身边的浪费这么严重!”不少学生感慨。


  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蒋昕说:“《环境教育与伦理》是一门具有价值引领意义的课程,把绿色低碳理念种在大学生心里,引导年轻一代理性审视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以负责任的态度力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除了指导大学生外,潘淑兰还积极编写中小学研学教材、设计教学环节推动研学旅行等,已出版《大九湖湿地探索家中小学研学旅行手册》《国宝金丝猴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概论》等教材。她说,很多关于自然教育的课程或者活动,都是从校外发起的,如夏令营、亲子游之类的,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很少有机会参与,所以她希望学校教育助力学生参与环境行动,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郭会桥 通讯员 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