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兴生连续七学期主讲“当代中国”第一课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19-09-07


  本网讯(通讯员 代保平)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提质升级后的思政选修课“当代中国”和精心打造的新开课程“领航中国”于近日在我校2号教学楼201智慧教室正式开课。9月5日晚,校党委书记温兴生连续第7个学期为“当代中国”讲第一课,30名学校新进教师代表和来自全校不同学院的150名同学聆听了温兴生讲授《中国方位:我们的新时代》。


  “研究中国就是研究世界,这是今天西方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共识。”温兴生用自己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的感受作为开场。“我们今天要读懂中国,应该从读懂新时代开始”。怎样准确理解与把握新时代这一政治论断,温兴生用三个问题来解答。


  新时代从哪里来?温兴生指出必须在新中国七十年的历史视野中把握新时代,它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是新时代的前提,新时期富起来是新时代的基础。


  新时代新在哪里?温兴生解读了新时代的四个“新”,即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主要矛盾、新的历史征程和新的指导思想。


  这是谁的新时代?温兴生从理论逻辑和实践主体回答了这个问题。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温兴生寄语经院青年学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兴、国家强,青年应更强。我们要秉承前人“课实报国”优良传统,弘扬“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做“三有三实”的经院学子,为新时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温书记能把理论讲得浅显易懂,能用我们熟悉的语言特点讲课,还会使用各种表情包和网络热梗,课堂还能发弹幕,这样的课我们才喜欢听也愿意学。”会计学院CIMA1841班付向华课后在课堂反馈单上写下这段感受。


  学生的真心喜爱来自于课程团队对课堂质量严格要求。为做到常讲常新,在第一次课之前,温兴生分别在8月7日、9月2日,与课程团队一起进行了两次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时间长达3个小时,对授课的每一个具体表述、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编排进行精雕细琢,反复打磨。直至正式上课前一天,温兴生还在通过微信和邮件就授课内容与课程团队进行沟通。


  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来自于硬件条件的改善。为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支撑,学校在暑期启动了智慧教室的建设。全新的教学环境,让师生们耳目一新。教室六块投屏设施,专用的无线网络,可升降的讲台,可移动的桌椅,一流的音响设备,使“当代中国”一直以来倡导的“融课堂”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方兴未艾。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开设了新的思政选修课——“领航中国”,这是对“当代中国”形成经验予以复制和推广的一种尝试。“‘当代中国’讲述国情,‘领航中国’讲述党史党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晓东在9月4日“领航中国”开课时给学生介绍了这门新开思政选修课的定位。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课程,将其纳入学校通识选修课程体系。该系列课程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完善的“思政选修课”体系助力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整合校内外各学科各方面专家、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合力,回应大学生关切,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中选聘优秀师资投入课程,创新“1名主持+2名主讲”的授课形式,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分层次落实课程建设,打造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政选修课”中释放育人效应的精品选修课,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的丰富拓展和内容深化。